吴焰
泪水,再一次为远方同胞而流。国旗,又一次为灾害中不幸罹难的普通生命而降。
两年前的汶川之恸,4个月前的玉树之难,还在撕痛我们的情感伤口,现在,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舟曲之殇,面对1248个鲜活生命的眨眼逝去,一声声急切地呼唤那生死未卜的500多同胞“你快回来”!
两年前,就在13亿中国人第一次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哀悼仪式”送别了汶川地震中蒙难同胞,谁能想到,国哀,在短短两年,竟一而再、再而三地举行?
这是何等痛悲的时刻!还有什么比无数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夺去更残忍?更何况,那成千上万的生命中,是多少戛然而止的孩子琅琅书声,多少被撕裂与砸断的青春梦想……
以国家的名义向苦难而平凡的承受者们致以最高悼念,则体现出一种人性关怀、政治进步。如果说,两年前,为着汶川之恸,举国3天的哀悼,被国外媒体评价为“一个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一个国家对公民尊严的彰告,升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现在,视民如伤,正在通过“全国哀悼日”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把党和政府的理念与温情,再次传递。
请呵护与珍惜这份“生命的尊重”。因为,用来自国家层级的最高仪式,用法律的形式和尊严,开启对普通人的纪念,这是一个国家在表达对生命的最高敬重,对于几千年封建社会习惯于“君贵民轻”生命观的中国人来说,尤其来之不易。
然而,对生命的尊重,仅有“全国哀悼日”还不够。
哀悼,是希望哀悼从此不再。尊重,是尽最大可能阻止各种悲剧发生——即使灾难无法规避,也要尽最大努力把损失降至最小。不是总要等到大灾降临才能感悟生命可贵,不是只有成千上万的生命同时逝去才值得关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都值得去呵护与纪念,更应体现在寻常日子里。
哀悼,是希望启动一场尊重公民生命权的洗礼。对执政者而言,它是一次保护公民生命安全职责的提醒,是“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的警示;对普通公民而言,它是一次珍爱个体生命的生动教育。
哀悼,更是希望在社会进一步形成爱与扶助、善与理性、尊重与被尊重的基本价值理念。公共仪式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唤起情感共鸣,聚集社会共识,打破冷漠与麻木,走出自我与私情。这是社会进步与国民素质的体现。遗憾的是,还有一些人,还无法习惯于这种“举国哀悼”,一幕幕与“哀悼日”不和谐的场景也在上演:个别人质疑“哀悼日太频繁”;一些商业街,促销乐曲仍然聒噪不已;少数网游网吧,公然顶风营业;个别游戏玩家,因无法玩游戏而对哀悼日怨怼不止……只是3分钟的默哀,一天的停止娱乐,如果连这起码的悲悯之情都难以具备,又何谈一个民族高贵而深沉的气质呢?
正步入制度化与常态化的“全国哀悼日”让人欣慰,然而更值得渴盼的是,对普通生命的尊重走向常态化,带有人祸色彩的悲剧,越来越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