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宜昌7月20日电(记者 刘紫凌 吴植 冯国栋)20日,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特大洪峰通过三峡大坝,三峡枢纽安然无恙,运行正常。
“三大法宝”从容应对特大洪峰
三峡工程能从容应对特大洪峰,得益于“三大法宝”:准确预测、巨大库容、科学调度。
三峡枢纽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三峡上游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三峡集团公司的测控系统已覆盖其中60万平方公里。加上大渡河、雅砻江上一些其他单位的测控系统,上游流域水情测控达到了80%以上的覆盖率。“因此,早在17日,三峡方面就已精确预测了此次洪水的洪峰规模和到达时间”。
三峡水库从145米到175米水位之间有约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防洪功能巨大。但如果“只进不出”,若遭遇新一轮大洪水,水库的拦洪能力将受到库容限制。因此,科学调度十分重要。预测到这次洪峰将至后,三峡合理选择时机,提前开闸泄洪,及时腾出库容,为战胜这次特大洪峰作好充分准备。
一般情况下,水库所拦洪水可直接经由26台发电机组平稳出库。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后,如预测后期有大的来水,就需要在下游防洪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抓住时机开闸泄洪。开启泄洪深孔并配合发电机组过流,三峡枢纽可在短时间内腾出相当库容应对大洪水。
“三峡大坝具备11万立方米/秒的泄洪能力,但具体下泄多少,并不由三峡自行决定,而是接受国家防总、长江防总调度。出库25000立方米/秒至56000立方米/秒,由长江防总决定;出库56000立方米/秒以上,由国家防总决定。”赵云发说。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防总已向三峡枢纽发出14次调度令,或增大出库流量以腾出库容应对上游来水,或减少出库流量以缓解下游防汛压力。
洪峰超过1998年 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1998年洪灾是由于全流域持续暴雨、洪水相互叠加形成的。中下游水系本身的大洪水使洞庭湖、鄱阳湖迅速蓄满,再加上上游大量来水,上中下游洪水相互叠加,形成一次又一次洪峰,最大峰值超过6万立方米/秒。
“本次洪水在20日8时突破了7万立方米/秒大关,超过了1998年的最大峰值,但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三峡枢纽梯调中心主任袁杰说,“这次洪水能够安然过去,与1998相比,除整个洪量并没超过当年、下游湖泊库容尚存余地等因素外,最重要的不同在于:有三峡大坝发挥拦洪作用。”
1998年洪水,国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抗洪抢险,全国各地调用130多亿元的抢险物资,高峰期有670万群众和数十万军队参加抗洪抢险,人民的生命财产仍遭受巨大损失。
而现在,三峡坝区的各大景点,依然是游人如织。大坝下游的居民,工作生活照常,并没有因特大洪峰过境,而产生恐慌情绪。因为有了三峡大坝对洪水进行拦截,可以不像1998年那样,上游来多少水,下游就得承担多少水了。
据了解,这次洪峰因大坝拦截,削减3万立方米/秒,三峡出库流量只有4万立方米/秒。由于拦蓄洪水,20日10时,水库水位已由19日10时的147.15米涨至150.12米,一天之内上涨3米,拦洪约15亿立方米。如果没有三峡大坝的拦截,如此高的洪量,无疑将对本已负荷沉重的中下游干支流产生巨大威胁。
洪峰过境后仍要谨防持续洪水
在经历7万立方米/秒的峰值后,上游来水流速有所减缓,20日14时,三峡入库流量为66000立方米/秒。经过三峡水库的拦蓄和中游河段的缓冲,长江下游水流相对平稳,汉口以下水位呈消退趋势。
但后期仍要谨防持续洪水。据天气预报,20日至21日,长江上中游干流附近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22日,长江上游和汉江上中游有小到中雨。长江流域仍随时有大洪水发生的可能。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长江中游湖泊面积迅速增大。7月16日和18日对长江中游湖泊的两次观测显示,洞庭湖、洪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分别为2156.04平方公里、594.23平方公里和3913.19平方公里,比7月1日分别上涨了21.6%、24.8%和5.5%。与历史数据对比,洪湖水体面积为2000年开展卫星遥感监测以来的最大值,洞庭湖水体面积2005年以来首次超过2000平方公里,而鄱阳湖水体面积已接近历史最大面积4300平方公里。
专家评估说,此次湖泊面积迅速增大,意味着蓄水能力削弱。虽然目前本次洪水洪峰有所衰减,后期长江中游仍面临严峻的防汛压力,切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要求,三峡枢纽各方面要全体联动,积极主动应对仍将持续的洪水过程。要充分考虑上下游防汛情况,密切监测上下游雨情、汛情,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充分发挥防洪作用,努力实现综合效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