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来京治病的脑瘤患者少年王玉华已是第三次接受手术,母亲王琴英一直陪伴左右。
盛夏的京城骄阳似火,酷暑难耐。8月1日上午本报驻北京记者来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看望了丽江来京治病的脑瘤患者少年王玉华。
轻轻走进病房,第三次术后的王玉华面色苍白,静静地躺在床上正在输液。他头天刚做完第三次高压氧。母亲王琴英噙满泪水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7月26日儿子作完第三次脑瘤切除手术,情况正在好转。术后的恢复治疗是一大笔开销,每做一次高压氧就需要400元的费用,现在已经做了三次,往下还要接着做。上一次在昆明住院,儿子得到社会救助的4万元已经全部花光,还欠着昆明医学院附二院住院手术费4万多元;这次来北京治病,临行前丽江、昆明社会各界捐助给我们母子俩的飞机票还有1.3万元加上我们自己筹措、借贷的总共3万元已全部花光。今天女儿冬梅刚打来电话,告诉我5天前她接到高考录取电话通知,今年她又被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我真是又高兴又着急,下一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为此,身为母亲的王琴英真是悲喜交加,心急如焚……
来自丽江永北镇文化大路村的王玉华正值18岁青春年华,不幸的是他患有先天性畸胎瘤。8岁至今10年间,已做过3次开颅手术,切除脑瘤。父亲不幸病逝,姐姐被迫辍学,这个家庭承受接二连三的打击,母亲苦无办法却不言放弃。
6月23日,王琴英母子来到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次日,便做了此次来京的第一次手术。7月6日,又做了第二次手术,术后王玉华昏迷13了天,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治疗下,病情渐渐好转。7月26日,接受了此次来京的第三次手术。术后的高昂的高压氧、化疗费用对于这个遭受重创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19岁的大女儿冬梅去年就考上了丽江师范大学,由于家庭贫寒,弟弟患病,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但是这个懂事的女孩儿以更坚韧的意志刻苦学习,今年参考高考又是榜上提名。5天前,接到云南师范大学招生办的电话录取通知。老师在电话里问她想不想读书,有没有问题。此时的冬梅心里非常的矛盾,但是一刹那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给了她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她脱口而出,没问题我一定要去上大学。接下来的几天,她都在为自己上学的事焦虑万分,四处奔波。电话里,记者和她交流,听得出来她是多么多么渴望跨进大学门槛,就读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啊!
当记者把这个消息告诉在北京工作学习的云南老乡时,他们都表示极大的同情与关注。北京七彩云南翡翠珠宝商城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傢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杜发春副研究员、中宣部办公厅李韬、正在清华大学交流学习的云南大学学者张应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张应斌积极响应,并当即表示资助王玉华1000元用于治病。杜发春也捐出500元,他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只要我们大家都献出一份爱,尽自己的能力,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病中的王玉华和辍学的王冬梅度过难关。
云南日报驻北京记者 杜京
相关阅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