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事故发生后第三天,快报记者回访了事故现场及周边,看到一片忙碌的场景:排险、自助、重建等,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抢险救灾队伍忙着在爆燃点附近200米范围内拆除危房。而由部队官兵,民兵和专业的施工队伍组成的救援队,则在爆燃点现场500米外的居民小区忙着修复事故中受损的房屋。部分家里受损较轻的居民,自行维修房屋后,目前已搬回家居住,沿线的一些商铺,因受损严重,暂未恢复营业。
昨日
【现场排险】
发生泄漏的管道今晨修复
7月28日爆燃事故发生后,栖霞区原塑料四厂厂区周围200平米范围内,变成了一片废墟。昨天上午11点左右,南京上空烈日高挂,走在废墟上,热浪袭人,现场的焦糊味仍未完全散去。
爆燃点附近被挖开了一条半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沟,现场的工人称,挖沟是为了维修那根因破损而导致爆燃的丙烯管道。几名工人清空受损丙烯管道周围的泥土后,受损的管道露出来。“管道也就我们苏北老家吃饭的大瓷碗大小,可里面当时的气体是液态,而且是数十吨,管道被碰坏后,液态丙烯很快汽化,并在周围波及开来,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点,威力就变得这么大了。”这名曾在化工企业当过安全员的工人称,他在塑料四厂周围住了30多年,虽然知道地下管线多,可没想到有这种危化品的管道。
爆燃事故发生后,损坏的丙烯管道附近,大火持续了10多个小时,附近的泥土都被烧成了暗红色,倒下的大树树干都被烧成了黑炭。遭受损坏的丙烯管道周围的泥土被清理出来后,抢修人员立即取走了被破坏的一段管道,并运来了一段新管子。
在抢修作业期间,一位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个小型电子测试仪,不停在作业点附近的废墟上走动。“这个是空气中可燃气体测试仪,一旦空气里有可燃气体,它都会报警。”该工作人员称,虽然管道内的丙烯已燃烧完毕,但为了以防万一,抢修期间,他们一直要在监测仪的监控下作业。
为了保证重新安装的这段管道达到全密封状态,负责抢修管道的施工方还专门请了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的专业检测人员,带着各种检测仪器现场检测,确保抢修工作没有任何疏漏。据现场的管道抢修人员估计,如果进展顺利,到晚上10点左右,被损坏的丙烯管道可恢复正常,今天凌晨便可正常使用。
迈尧路交通有望明日恢复
在距离爆燃点现场约200米开外的迈尧路两端,黄色的警戒线仍然控制着受灾最严重的那片区域,民警和保安在现场看守,除了抢险人员外,其余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出。
在警戒线范围内,好几栋房屋都在爆燃事故中遭受冲击,处于半垮塌状态,矗立在迈尧路边,迈尧路因此被迫中断。为了尽快排除危房,并恢复迈尧路交通,昨天,抢修部门调来4台大型挖掘机,现场拆除危房,并清理道路。
“这里的房子,在爆燃事故发生前,都是有人住的,事故后,部分房屋被夷平,但好几栋尚未完全垮塌的房屋,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担心居民回来,或是拾荒者闯入,出现意外。”现场一抢修指挥员称,他们会尽量赶在天黑前,把警戒线范围内的危房全部拆除,同时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尽快恢复迈尧路交通。“按照进度,到后天,迈尧路的交通差不多可以恢复。”
【周边抢修】
部分门面房维修后重开张
爆燃事故,导致经五路靠近阳光雅居附近,多家门面房的门窗受损。而栖霞大道燕华花园一带,门面房大部分受损严重,事发当天,没有一家能正常营业。昨天下午,经五路一带的门面房,大部分店主都自行修复了被损坏的门窗,并陆续开始恢复营业。
“现在政府忙着安置受灾居民,今天下午才开始着手处理我们这些商铺,像我这种损失不是很大的店铺,昨天下午评估损失的人员已经来拍过照了,相信损失政府会处理好,我就自己维修了,发票单据保留着就行了。”一位姓王的饭店老板称,他的饭店前两天都停业了,昨天找人修理好门窗后,下午开始正常营业。
经五路一带,多家商铺昨天下午都自行维修后,准备近两天重新开业。而栖霞大道燕华花园一带的门面房,因受损比较严重,目前只有一家超市勉强恢复营业,其余店面,均在等候抢修人员全面维修。
官兵帮居民更换受损门窗
在此次爆燃事故中,附近的燕华花园和阳光雅居等小区,不少居民家的窗户玻璃均被损坏。从昨天上午开始,大批门窗维修人员都赶到小区,开始为门窗受损住户更换门窗。在受灾的几个小区内,活跃着一群绿军装,他们是南京军区的官兵和江苏省军区的民兵队伍。官兵们在小区内帮助清扫玻璃碴,帮忙运送玻璃到需要更换的居民家。据来自南钢集团的一位民兵介绍,平时他们30多人的民兵队伍都在南钢厂区内实施安保工作,昨天上午,接到相关命令后,他们30多人立即赶到了燕华花园小区。
“根据天气预报,最近两天南京不会有长时间的大雨和暴雨,我们部队希望救援队伍一起努力,赶在下次大暴雨到来前,争取把所有住户受损的窗户先给换上,保证家里不再遭受水灾。”在阳光雅居小区内的南京军区一指挥员称。
据现场门窗更换抢修队伍一负责人介绍,到昨天下午4点左右,他们已经更换了300多户居民家的窗户玻璃,按照这样的进度估计,两天内,受损居民家的窗户玻璃可以更换完毕。
快报记者 李绍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