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监测、预防、避险“三结合”
在已通过中国地震局验收的“项目单”中,上海防震减灾体系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荣
通讯员韦晓
“在防震减灾方面,上海有多个国内第一。”上海市地震局的同志新近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上海防震减灾体系,是一个“3+1”的结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加上科技创新。在已通过中国地震局验收的“项目单”中,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浦东地震监测中心和崇明长江农场地震综合台、上海市邻近海域活断层调查工程、上海数字测震台网、上海地震前兆网、上海地震信息系统、上海强震观测网和上海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本刊记者获悉,上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海域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建立了地震计算机自动测报系统,一旦地震发生,2分钟内就可迅速获知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级“三要素”;在佘山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设的数字化永久性宽频带三分向地震监测台阵,大大提升了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定位和快速反应能力。
“90秒,完成了网内定位”
海洋地震监测,是地震预报和相关科研的一个基础。要形成中国海洋综合地震观测体系,就要有重点地在中国海域或远离大陆的海岛建设地震观测台站,用于监测海洋地震并获取海洋地震前后的各种地球物理场变化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我国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地震灾害。
上海地震局相关人士对本刊记者说,上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海域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积极建立“海底地震台”。东海平湖八角亭地震观测台建设项目已经通过验收,一种沉浮式海底地震观测系统已先后完成了出海投放和回收,有利于对海域小震活动的监测,大大丰富了海洋地震监测“资料库”,已成功记录了海域地震。
受访专家给记者上了一堂“地震科普课”。他说,在目前地震预报的难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如何满足社会和政府对地震监测预报的要求和期望,是地震工作者“心里想的最大的事”。其中,震后三要素的快速测定,极有减灾上的意义。上海利用现有的地震观测条件,结合上海数字地震台网的现状和福建台网在“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研究与应用”工作中的成果,实施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和软件升级,经过2年多的运行,目前总体情况良好。这一系统建成以来,实现了地震三要素的计算机自动测定,地震发生后,自动速报系统能在2分钟之内,迅速确定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级“三要素”,比目前中国地震局要求的12分钟的速报时间整整缩短了10分钟。据了解,在“5•12”大地震之后,这套自动速报系统已开始在沪试用,今年4月份华东一地发生了4.1级地震,这一系统在短短90秒钟时间内,就“迅速给出了定位结果”。
专家接着回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轨道交通、公路建设以及高压输电网络建设迅猛发展,现有的地震地表观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如何让防震减灾与经济协调发展?另一个是,地震发生于地壳深部,而地震观测却只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表开展,那么,基于地表观测推断的地球深部物质组成、特性、环境,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物理机理和物理过程,是否真正代表地下实际?
针对这两个问题,他告诉本刊记者,上海实施了深井地震观测综合系统的建设,强化上海市地震前兆监测能力,提高震前地球物理场、化学场信息的分辨率。目前正在浦东地震监测中心和崇明地震台开展两口深井的试验工作,每口井井下设置综合深井观测设备,除测震外,还将观测应变、倾斜、地磁、地温和流体等,每种手段对应的传感器都安装在同一耐压腔体内,固定在井内,与岩石成为一体。在整个上海,拟建设27个综合地震观测深井站。上海市地震局还在佘山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设的数字化永久性宽频带三分向地震监测台阵,其中拥有16个子台阵,大大提升了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定位和快速反应能力。
“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
震灾预防体系,是防震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一句形象的话,就是“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
据上海市地震局专家解释,“地上搞结实”,就是对地面建筑物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地下搞清楚”,就是要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基情况、活断层分布等,这是建筑物抗震设防的基础工作。说到底,抗震设防,就是要保证建筑和工程抵御地震的能力。因为历次地震灾害表明,95%以上的人员死亡,都是由于建筑物倒塌而引起的。
本刊记者了解到,上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城市活断层探测工程,科学研究了可能对上海有影响的活动断层的可能走向及其影响的程度。同时,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管理。按照国务院要求,切实推进中小学校安全工程,去年上海市教育局、市建交委和市地震局在全市进行部署,利用3年时间完成对全市中小学校抗震性能的普查,并进行抗震鉴定,对不满足安全要求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
上海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正在扩大覆盖面,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工程全面纳入抗震设防的管理。近年来,越江大桥工程、轨道交通工程、虹桥交通枢纽、铁路南站、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等50多项上海重大建设工程都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指导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施工。上海还完成了地震动参数的区划评估,提出了“抗倒塌”的设计准则,为上海市建筑抗震设防的规范提供了标准。
据上海市地震局人士介绍,一旦地震发生,政府决策者最需要了解的是,地震对行政区可能引起的破坏程度以及可能的灾害分布情况。针对这一关键的决策需求,上海加快推进了强震观测网络建设和地震烈度速报网建设。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布设了38个土层地表的强地面运动观测点,今年根据整个上海面上布局特点,科学合理地布局新增了19个地面观测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上海地震烈度速报台网。一旦地震袭击上海,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形成全市性的“地震烈度分布”,快速了解震动范围、振动大小以及可能引起的灾害分布特点,便于政府决策,并为分布分配救援力量提供依据。同时,完成了一些超限高层建筑的强震动监测设施建设,在上海市19个区县地震管理机构内安装了地震烈度显示系统及震情快讯远程显示系统的技术平台,并开展上海市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写和制定。
三级应急避难场所
“上海近半数区县的镇、街道和开发区,已编制完成了地震应急专项预案。市里还首次在聋哑学校举行了地震避险与疏散演练,这种针对特殊群体的地震演练,十分有必要。”上海市地震局人士说。
上海市民十分关注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据透露,《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已经过上海市政府的批准,年底将完成大连路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到2012年底,按照建设规划和标准要求,以中心城区为主,全市将建成2至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每个区县建成2至4个二类应急避难场所和更多的三类应急避难场所,与之相应将形成疏散通道系统,初步形成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框架。
上海还建成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集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决策指挥为一体,是上海市政府指挥调度全市地震应急工作的中枢。这一中心可以实现与全国各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和国务院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视频的互联互通,并具备灾情速报、快速响应、信息通告预警、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保证震情应急的需要,同时配备了地震现场卫星通讯系统,将地震灾害现场视频、数据通过卫星传输到指挥中心,为应急处置的指挥前移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专家表示,地震往往呈现出大面积、突发性的特点,同时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变异涉及范围往往有几百公里,实施区域内的应急联防,必不可少。近年来,华东地震协作区每年都要开展地震应急的“实战”演练,演练科目包括震中点的现场测定、灾害评估、救援指挥营地设置等关键环节,有效检验华东协作区紧急出动、协同作战、信息集成处理和指挥一体化的能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