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3, 2010

滇黔争陈圆圆故里

  在中国历史上关系国家社稷的红尘女子中,陈圆圆算是传奇色彩者之一。然而,陈圆圆香归何方一直是后人追寻的一个不解之谜。近日,5名专家深入贵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考察,基本确定此地为陈圆圆最后的归宿之处。

  在吴三桂兵败湖南衡阳后,陈圆圆的下落,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就包括她逃亡到贵州隐居的说法:陈圆圆在吴三桂死后,便带着吴三桂的儿子吴启华、孙子吴仕杰,在吴三桂生前亲信马宝的护送下,逃到贵州一片原始森林里,这就是现在贵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

  此前,世传云南、上海、苏州都有陈圆圆墓冢,但惟云南昆明找到其衣冠冢外,其余均缺乏真凭实据。

  后来,贵州当地古文献学专家黄透松透露,他在马家寨发现陈圆圆墓。一些知名人士和媒体记者纷纷赶来调查采访,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

  今年7月12日,5位国内权威的清史专家走进了马家寨。12日下午, 专家们来到马家寨男坟墓群中,对传言中的吴三桂儿子吴启华(吴应麒),孙子吴世(仕)龙的坟墓以及大将马宝的衣冠冢进行了查看。其后,专家来到马家寨女人坟墓群中,仔细查看了传说中的陈圆圆的墓碑,并对墓碑上出现的文字现场展开了讨论。此外,专家在墓群中还查看了传言中吴三桂孙子吴世杰的坟墓。

  在考察中,专家们还与当地村民举行了座谈,了解当地部分村民的家族历史。

  12日晚,专家们回到岑巩县城并立即召开了会议,5位专家分别就考察情况作了发言,其中,李治亭代表5位专家学者作总结性发言,表示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我们调查发现,至目前,陈圆圆的坟墓在马家寨的证据最为充分,最有说服力,全国其他地方无法提供如此多的有力证据……”

  追溯 墓最先是怎么发现的

  最先发现“陈圆圆墓”的当地古文献学专家黄透松介绍,1983年,贵州省文化厅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编写《中国历代名人名胜录》,黄透松发现了“吴三桂”这个名字,而马家寨老人也曾讲过关于吴三桂的故事,这引起了他的关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黄多次前往马家寨调查。

  《岑巩县志·文物名胜篇》第834~835页载:“陈圆圆墓(考)。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葬于思州城东北38公里,今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上,鳌山寺南端。”另外还有:“……据考,陈圆圆墓碑上没有直书其名,系对外保密而隐讳……马家寨名为马家,实际居住者全部姓吴,历来自称吴三桂后代,如今吴氏已有后裔1000多口。”

  遗憾的是,当地众多的“吴三桂后人”一致反对公开这段历史,更不愿意透露他们称之为“陈老太婆”的陈圆圆埋葬在哪里。理由是,“老祖宗吴三桂兵败后,后世子孙为免遭诛灭九族,逃难隐藏,才世代隐居此处,不愿‘出卖祖宗’。”

  经过反复做工作,也许是黄透松等人的诚恳打动了吴家后人,得以在寨右边的山凸上找到了根本不起眼的“陈圆圆之墓”。

  解释 碑文暗藏“陈圆圆王妃”

  那是清雍正六年(1728年)立的一块很不显眼的小小石碑,碑脚已被泥土掩埋,上面有一块没有山字形的碑帽,左边有一块石夹柱,右边的那块石柱已经不知去向,只好用石头垒砌撑起。

  碑上阴镂“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孝孙男:仕龙、仕杰……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整块碑文都是繁体字,只有一个简化的“聂”字。

  吴家后人吴永松老人解释说:“故先妣”没用“清”字,表明她是明末的一位王妃。“妣”代表女性。“吴门”二字暗指老太婆是苏州人,苏州古称吴门,对外也可解释为吴三桂之家。“聂”用的是雍正年间还没有的简化字,是吴家为隐蔽造的。陈圆圆本姓邢,后跟养母姓陈。邢有右耳,陈有左耳,“双耳”代表邢和陈,一字双意。“双”字的繁体上边两个“佳”字,佳佳为好,花好月圆,暗喻“圆圆”。“位席”显示她地位的崇高,以女性而位居宗祠。十一个字连起来正好就是“明苏州氏陈圆圆王妃之墓”。

  无奈现实 墓已被盗一空

  

滇黔争陈圆圆故里

  对自己的身世,马家寨的吴姓人采取秘传的方式,每次确定1~2个传人,代代相传,没有任何其他人知晓。辛亥革命后,这个规矩也没有解禁。“陈圆圆的墓碑”此前也一直被埋在地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吴氏家族才逐步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身世。有关部门将碑挖出后竖在了“陈圆圆墓”前,“可是这却招来了盗墓贼。上世纪80年代末,陈圆圆的墓被盗一空,仅剩下一具女性骨架和36颗排列均匀的牙齿。”

  关键人物 下结论的5专家

  

滇黔争陈圆圆故里

  (胸前挂证件者)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徐凯;

  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滕绍箴;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李世愉;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清史研究》前主编王政尧;

  吉林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李治亭。

  ■ 新闻链接

  四点依据

  寻访到“陈圆圆墓”之后,仍然众说纷纭。但专家经过研考坚持觉得马家寨之说充分。专家的解释是:

  第一,吴氏后人对雍正六年石碑文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

  第二,马家寨后裔在解放前就称自己是吴三桂的后代。而在解放前,社会上乃至民国时期的教科书都讲吴三桂是卖国贼。处于受人鄙视的社会压力下,有人竟敢公开说是吴三桂的子孙,必然是出于一种亲情;如果不是吴三桂的子孙,又何必去背黑锅?而且今岩下杨氏原来是追查吴三桂后裔的,只是未能查明上报朝廷,至今吴、杨两姓还有仇恨,互不往来。

  第三,据吴家后人讲,陈圆圆和吴启华是吴三桂的爱将马宝秘密从衡阳护送到马家寨一带。为感谢和纪念马宝,才取名马家寨,让子孙后代永不忘记。马宝墓的对联“重垒土莹人祖即己祖,复修石台若翁如吾翁”便说明了问题。这里讲的来源说法,与一些史载陈圆圆的晚年轶事不合,但与印鸾章编著的《清鉴》十分吻合。马家寨地处偏僻,其后裔未必能见到此种书籍,真实性很强。

  第四,吴氏秘传讲的一些事与当地民俗有异。秘传称家史为“御字簿”,而当地民间称为“家谱”、“族谱”、“宗谱”、“堂记”等,大不相同。还秘传有“皇伞”,交给吴××家世代保管,后因家贫拿来当被子盖而毁,见者不少。又金杯银筷被吴××家拿到野牛山亲朋家收藏而失,被偷卖了。两把大刀,一把96公斤,一把80公斤,刀把有绣球,1958年当废铁卖了,知此事的人不少。而且马家寨吴氏男人个子高大,同吴三桂身体魁梧类似。有人说是基因所致。 春城晚报综合

  [1]

  云南专家:贵州证据不充分

  “陈圆圆葬身地有关注是好事,但要下定论需拿出证据”

  春城晚报 记者 罗南疆

  

滇黔争陈圆圆故里

  网络流传的陈圆圆画像

  “陈圆圆不是在莲花池投池自尽的吗,怎么跑到贵州去了?”昨日,“陈圆圆香归贵州岑巩”的新闻让昆明人格外关注,“这是不是一次炒作,是不是现在很流行的名人故里之争”?

  在昆明人的眼里,陈圆圆是昆明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大家是听着陈圆圆与莲花池的故事长大的。2008年开放的莲花池公园,不仅重建了当年吴三桂为陈圆圆在莲花池边修建的安阜园,还有一块高1.38米、宽0.63米的陈圆圆画像碑,据说这是昆明仅存的陈圆圆历史影像。据史料记载,这是1940年由莲花新村的民众立在莲花池铁路旁的,历经风雨,现在这块石碑已有些残缺,但头挽高髻、身着宫装、手持蒲扇的陈圆圆仍然依稀可辨。

  “贵州岑巩是陈圆圆最后的归宿之处”,让昆明人愕然。面对市民的各种猜测和议论,记者采访了两位历史专家,他们的态度很明确:陈圆圆在昆明的足迹有很多史料可查 ,虽然最终魂归何处几百年来一直有争议,但要说“陈圆圆香归贵州岑巩”,必须要拿出证据来才能让人信服。还有学者认为,陈圆圆香归何处,将成为一场文化保卫战,昆明需要拿出系统而翔实的证据并公之于众、以正视听,向外界证明陈圆圆与昆明的渊源。

  

滇黔争陈圆圆故里

  昆明莲花池展示陈圆圆遗迹的房子 春城晚报 记者 黄雪飞 摄

  云南省文史馆馆员、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惠荣:

  请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

  “贵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是陈圆圆最后的归宿之处”,这不是新东西,2005年时就有这种说法,只是现在多了几位专家的证实。但具体如何,我没有去贵州考察,我不敢说,但要让大家信服这一说法,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有旁证,也就是有文献记载、以前的家谱、碑刻等考古资料、文物资料。

  陈圆圆是怎么死的,葬在何处,从清代开始就没有定论。目前流行的几种说法,之所以没有一种能完全占上风,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佐证。

  专家花功夫探讨这件事,是好事,说明大家关注陈圆圆这个历史人物,我们应该支持。但作为严肃的学术考察,必须要证明陈圆圆是如何去的贵州,还有就是陈圆圆是怎么死的、葬在哪里。这些300年前的事情,需要有当时的史料记载、碑刻等史实资料证明。我也希望能看到翔实的资料,以解开“陈圆圆香归何方”这一中国历史谜团。

  

滇黔争陈圆圆故里

  陈圆圆昆明莲花池遗迹 春城晚报 记者 黄雪飞 摄

  云南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昆明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卜保怡:

  光昆明就有三处陈圆圆墓

  名人故里之争,是现在很常见的炒作形式,我的意见是,大家拿出史料来比一比,自然就明白、清楚。在我2007年所写的《昆明莲花池历史文化解读》中,就很详细地阐述了陈圆圆与莲花池的历史渊源。

  在清初文人的渲染下,陈圆圆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她和明代更迭的历史大事挂上了钩:吴三桂向清王朝乞师,乃“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来滇之后不久,吴三桂在莲花池为她建造了安阜园。

  引起更多疑问和猜测的是,在吴三桂死后,陈圆圆的下落和结局。清军平滇后,对逆首的惩处十分严厉,“分发吴三桂骸骨于各省,吴世藩首级交与刑部悬挂示众。逆首逆产也循例造册入宫,但是逆属名单上不见有陈圆圆的名字。从而引起省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

  清代关于记叙陈圆圆结局的诗文有很多,但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300年间,陈圆圆的遗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她的归宿的议论此起彼伏,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不过,仅围绕陈圆圆的死,昆明就出现了三处陈圆圆墓。

  ■新闻链接

  陈圆圆归宿五种流传

  1·先死之说。刘健在《亭闻录》谈到清军攻入昆明时,“圆圆先死”。

  2·自缢说。孙旭在《吴三桂始末》一文中谓:昆明城破之后陈圆圆和吴世藩的郭皇后俱自缢”。

  3·投水说。阮福在《后圆圆曲·序》说陈圆圆在城破后“自沉于莲花池,即葬池旁”。

  4·出家说。“出家”又有两种说法。其一,“余兰仙说她:自望海楼再迁而入金马山,借梵修以自保”,死后即安葬金马山;其二,在昆明瓦仓庄三圣庵中发现了据称是陈圆圆的寂静画像。

  5·隐居岑巩说。岑巩县的文史工作者在经过一系列的考证后,提出了陈圆圆葬于古思州治地(今黔东南州所辖)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的狮形山山麓的说法。

  陈圆圆的传奇人生

  陈圆圆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原为明末清初苏州名妓。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传闻,莫过于陈圆圆、吴三桂和李自成之间的纠缠,“冲冠一怒为红颜”讲述的就是这段传闻。

  陈圆圆母亲早亡,从姨父姓陈。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称“江南八艳”之一。崇祯时外戚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以解上忧,后来田畹将陈圆圆献给崇祯。其时战乱频仍,崇祯无心逸乐。陈圆圆又回到田府,后被吴三桂纳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一怒遂引清军入关。诗人吴梅村为她作《圆圆曲》:“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战败后,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带领清军铁骑随多尔衮返回京城,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此时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自引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进而进兵西南,踏平了南明残军。吴三桂因此被封为平西王,世镇云南。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开始举旗叛乱。陈圆圆苦劝无效,便请求吴三桂允许她出家。吴三桂在昆明凤鸣山为她修筑了一座金殿,让陈圆圆在此带发修行。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同年秋,便在焦虑中死去。吴三桂死后,叛军很快瓦解。两年后,清军攻入昆明。

  至于吴三桂兵败之后,陈圆圆的下落,历来众说纷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