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英正在办公室里查阅首钢的相关资料
深入厂区历时三月 为老“家当”拍照存档 钢花水蒸气都想留
清华人淘宝贝琢磨老厂新用
人物介绍
刘伯英,46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
2010年年底,首钢停止全部在京的生产活动,留下的是厂区内200万平方米的建筑及各种设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伯英受命为首钢的老宝贝们留档。
带领30人的团队,历经3个月,调研了220余处建筑、设备,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在为这些工业遗址的保护提供依据的同时,这些工业文明的象征也再一次焕发出光芒。
受命调研
清华专家心里有张首钢图
看着首钢的厂区图,哪是最早的一排房子,哪是最老的高炉,刘伯英都了然于胸。对于首钢的熟悉,缘于四年前一次长达三个月的调研,这也让他与首钢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6年,北京市规划委确定了首钢停产搬迁规划的六大专题。刘伯英作为建筑专家,承担了其中一个专题,调研首钢的现状资源,并深化研究其保护利用的价值、办法。
由于没有工业遗址保护的相关法规,也没有类似的调研经验可以借鉴。刘伯英和团队调研后,将首钢的资源划分为实体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像山水、厂房、高炉这些是实体资源,而企业文化,工艺技术、流程这些是历史文化资源。”刘伯英解释。
最终的调研报告涉及首钢厂区220余处建筑、设备,他们将这些工业遗址分为三类:文物、强制保留、建议保留。调研报告做出后,市规划委、首钢等单位都十分重视。首钢未来拆除哪些建筑、保留哪些建筑,还在进一步研究中,调研报告将作为参考。
深入一线
历时三月拍照存档数千张
回忆在首钢调研的过程,刘伯英一连说了几个数字——历时3个月、涉及220余个调研对象、拍摄照片数千张。“那段时间几乎天天泡在首钢,彻底经历了一次工业文明的洗礼。”
2006年7月,刘伯英带领一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30人团队,开始了首钢工业遗址的调研。
首钢厂区面积超过8平方公里,刘伯英将其划分成4个区域,分组同时调研。
厂区西北部的1号区,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就坐落于此。东北部的2号区是钢铁工业特征区,其中遍布高炉、焦炉、料仓等设备。
中部的3号区以超大尺度的厂房为主,炼钢厂、轧钢厂的巨型厂房都在这里。4号区是周边的一些附属单位,如污水处理厂等。
刘伯英谈到,2号、3号区是生产的核心区域,集中了220余处调研对象中的160余处,最具钢铁工业的特征,三分之二的人员都集中在这两个区内调研。
翻阅资料“淘”出厂区宝贝
基于他的调研,刘伯英介绍了这里的几件“宝贝”——首钢最早的建筑、最老的高炉等。
石景山脚下的首钢厂史展览馆,被确认为首钢最早的建筑。刘伯英指着报告中的图片介绍,这是两排砖石结构的双坡顶平房。灰色的墙体、低矮的房屋,又偏居厂区一隅,看似毫不起眼,但它的确是首钢“爷爷级”的建筑。
刘伯英翻阅资料后查明了它的历史:1919年,国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为建立首座高炉的基座,需要开山取石。采挖剩下的青山石,被“废物利用”盖起了这两排平房,供高级管理人员和担任技术指导的美国专家办公、住宿。
1999年首钢建厂80周年之际,这里被改造为首钢厂史展览馆。经历了91年的风风雨雨,刘伯英惊叹于这处老房能保存如此完好,并依然在发挥功用。
而2号区内还有一座炉龄最老的高炉——1号炉。历经近百年的它仍静静矗立在原址,矮胖的炉形显得敦厚而结实。
1号炉的设计始于1919年建厂之初,由美国贝林马肖公司设计,炉体由美国纽约马歇尔工程公司制造。1921年动工建设,1922年建成,1938年投产。
新中国成立后,首钢又对其进行了改扩建,将炉体容积从389立方米增加到2536立方米。1号炉也是坚持生产到首钢停产最后一刻的功勋炉,“它见证了近百年的首都冶金工业史,功勋卓著。”刘伯英说。
远景设计
保存记忆留住钢花水蒸气
在调研报告建议强制保留的36项中,除了这些固定的建筑、设备,还涉及一些需要传承的工艺技术、流程。这些是刘伯英在调研过程中受到震撼,在完善保护思路后明确下来的。
对于首钢,刘伯英坦言,在调研之前很少去参观过,只知道西长安街的尽头有一座著名的钢城,但里面是什么样子,一直很神秘地笼罩在他心头。
2006年在首钢调研的三个月,给刘伯英带来了巨大的震撼。“除了那些高炉、厂房外,生产中的一些场景也是前所未见。”
刘伯英来到首钢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一道道白烟升腾在天空中,蔚为壮观。他参观焦化厂生产时发现,这些白烟原来是蒸腾而起的水蒸气。
在高炉前,红亮的钢水从炉中缓缓流出,注入钢水包内,“就像火山爆发时流动的岩浆一样”。钢水在被浇铸成钢锭的过程中,沸腾的钢水溅出一片片钢花,“比夜空中的烟花还要漂亮”。
升腾的水蒸气、飞溅的钢花,给人带来的强烈工业印象,看到这些就能想起首钢。
刘伯英的思路逐渐清晰,除了保护高炉、厂房这些固定的建筑设备,工业生产中能勾起人们对首钢、对钢铁工业回忆的场景,也是要保留下来的。
顺着这一思路,刘伯英又确定了首钢多个“全国第一”的工艺技术、流程,如第一座顶吹转炉技术、第一座自动化高炉技术、第一座钢架结构厂房等。
刘伯英提出,这些有特殊意义的资源,除了以文字、影像的方式保存,还建议通过模拟的手段,再现一些生产场景。
厂区改造媲美张艺谋作品
调研报告确认了首钢厂区内应该保护的建筑、设备、工艺流程等,还进一步探讨了未来该如何利用。高炉博物馆、料仓潜水池、小火车工业游等奇思妙想渐渐浮出水面。
刘伯英提议,将首钢厂区北部的一片区域建设为一座工业遗址公园或保护区。
首先要建一座钢铁博物馆,而这座博物馆就被设计在巨大的高炉内。炉内被“掏空”后,将分层建成展示厅。有首钢各个厂区的模型、首钢的历史文字、图片、影像介绍,人们还能在这里看到完整的炼钢流程。
刘伯英设计,通过一些手段模拟炼钢流程,参观者能看到再现的钢花飞溅、水蒸气四溢的场景,还能在模拟车间内,亲手制作轴承等成品。“从视听到触觉,全面感受钢铁生产。”
而首钢几处大面积的晾水池将被改造成舞台,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在夜晚打造一场美轮美奂的“工业印象”表演。类似于张艺谋做的《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
贯穿首钢厂区呈“人”字形的铁道,也被重新设计利用。这条铁道由西北向东南,串联了两个轴线。一个是时间轴线:北洋军阀时期、日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建筑、设备分列铁道两侧。
另一个为生产流程轴线:上料、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一系列生产设备、厂房依次在铁道边排开。未来游客可乘坐原来拉钢水的小火车,沿铁道行驶就能看到时间、生产流程两条轴线的场景。
后记
三个月的调研,刘伯英不仅想为首钢留下一份珍贵的档案,更希望将首钢的工业遗址保护树为一个标杆,为将来国内其他工业遗址的保护提供经验参考,甚至推动相关保护法律法规的出台。
同时,也希望首钢停产后能够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转变原来给人污染、冷冰冰的印象,代之以清洁、现代的方式,开发钢铁厂房、设备的新用途,展示、重现钢铁生产的过程。
让人们能在京西近郊,感受已经离生活渐行渐远的钢铁工业文明。
文/记者王贺健 摄/记者徐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