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民文明公约》,组织开展旨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八大工程”,包括城市精神塑造工程、文明素养培育工程、文明机关创建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工程、优美环境育人工程、和谐文化建设工程、诚信昆明建设工程、城乡文明建设工程。从2009年起准备用3年时间在全社会确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确保昆明在2011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内容,今年8月,中央文明委暗访组将会对昆明市公共文明指数进行暗访。“公交车是昆明的第一张‘文明名片’。”昆明市实验中学的陈老师说。
公交是城市的一个“门面”
不少市民认为,公交车是外地人了解昆明市的第一站,公交车上的不雅医疗广告,对社会环境污染严重,更降低了城市的文明风气,特别是外地游客看到这种极不文明的“男科”、“女科”广告,会产生不良印象。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李老师说:“公交车的车内、车身形象是最能体现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如果公交车上播放的都是公益广告,那么想必任何一个外地游客都会对这个城市顿生好感,自然昆明的城市文明魅力也顺理成章的得以体现。”
“昆明是云南省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为一体的中心城市,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都集中在此,因此昆明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如果昆明的文明创建抓得好,对云南的整体形象也会锦上添花,文明建设绝不能忽视公交车这个‘门面’。”李老师补充道。
创建办:将取缔公交车上的低俗广告
随着昆明“创文明城市”工作进入临检冲刺阶段,近期昆明市请新闻媒体对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及一些违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法规的行为进行曝光,已有40余种不文明陋习被曝光,包括随地吐痰、车辆行人闯红灯、乱砍滥伐森林树木等,但并未提及公交车上的“不文明”医疗广告。
8月17日下午,记者向昆明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建办)反映了公交车上低俗医疗广告的问题。创建办一名工作人员说:“公交车属于昆明市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公交车的低俗医疗广告会影响城市的文明建设,因此,对于公交车低俗医疗广告的不规范投放问题我们将在近日采取措施并落实到各具体相关部门,也会尽快与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进行协商,坚决取缔医疗广告的不合理投放,不让任何不文明现象影响创建文明城市的步伐。”而对于公交车低俗医疗广告迟迟未能彻底得到净化改善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解释说:“文明建设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仅靠我们的力量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文明城市的创建更需要每个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人人去爱护,全民去监督,而像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公共服务部门更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小细节也会影响城市形象
市民王磊表示,文明建设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打造文明公交做起。一个城市文明与否,更多的是体现在一些小的细节上,如果市民每天乘坐的公交车都“不文明”的话,何谈文明建设。
“城市的部分不文明现象对城市的整体形象破坏是不可小视的,可能因为一个城市的不文明现象,外地游客选择放弃来旅游、商人放弃投资等。城市形象的维护异常重要,哪怕一点点不文明的‘痕迹’,都会影响到城市整体形象的树立。”成都商人张福德说。
8月17日,记者随同刚刚下火车的北京游客小王一起乘坐了3路公交车,当问到他对昆明的第一印象时,小王说:“昆明的公交车广告很不文明,公交车刚停下我就看见车身上巨大的医疗广告:‘女人问题,就选某医院’;等上车后又发现座椅背后是整形美容广告:‘全方位柔性三维定位,自体脂肪绿色丰胸’,这些广告让我们对昆明的印象大打折扣,我一直以为在昆明这样的旅游城市,公交车上的广告肯定都是风景名胜的介绍之类的。”“创建文明城市不能忽视公共交通工具的‘文明’,因为这是外地人认识昆明的第一站。”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成老师说。
公交公司言行不一?
8月12日下午,记者针对公交车不雅广告一事采访了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公交集团)广告部工作人员。在该部门工作人员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议纪要》中写道:“主城区内公交线路(K1、23路、23路专、54路、K2路、61路、62路、5路、2路、26路、90路、3路、7路、47路)公交车身、车内插片、车内拉手上严禁发布医疗广告。”
8月16日下午,记者乘坐了《会议纪要》中提到的61路、71路、K2路、3路公交车,明显感受到车上移动电视播放低俗医疗广告的次数比前段时间有所减少,基本是间隔30分钟会播放一次某妇科医院或某整形医院的广告,但车身上、座椅背后以及车内吊环上的医疗广告还是“很丰富”,一些站台上也都有一些“妇科”、“男科”的广告。
会议纪要第五条写到“主城区内主要道路(北京路、人民路、金碧路、东风路、青年路及一环内的西昌路、环城南路)公交站牌及站台候车亭严禁发布医疗广告”。但在记者所乘坐的以上几趟车中,所途经的得胜桥、凤凰新村站的公交站牌上还是看到了“女人问题,就选某医院”的医疗广告。
近日,记者通过对南屏街、正义坊、青年路等几个人流密集地区的实地采访,深切感受到文明建设使得城市在渐渐发生着变化,闯红灯的人和车少了、随地吐痰的人也少了、市民总是热情地向外地游客指路……
“城市里的每个文明举止都关系着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一座城市公共空间的文明程度,对外来人员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这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具备一个好的城市风尚,外来人员会受到感染。要改善城市人民生活的环境,应从净化公交车做起,让每个角落都盛开‘文明之花’。”刘律师说。
(云南法制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