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深圳记者 于明山
筹办3年多,至今仍然没有获得教育部的“招生许可证”。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日前做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招收50名首期教改实验班学生。如果学生最终不能获颁教育部认可的文凭与学位,南科大就自发文凭与学位。
南科大勇敢迈出回归办学自主权的关键一步,能否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肯定?南科大能否吸引到优秀学生?南科大自发的文凭和学位能否得到社会认可?南科大的未来是一路坦途还是荆棘密布?南科大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招生咨询会一场变三场
12月18日下午,南科大在校园举行招生咨询会,本报记者赶往现场,火爆场面出人意料。
究竟会有多少学生和家长来,之前学校心里没底。“南方科大的教改实验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欢迎有理想的同学参与这个实验。”就在几天前,朱清时还发表了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寻求支持。
担心显然多余,离咨询会还有半个小时,200个座位的报告厅已挤满了300多人,走道,甚至讲台上也坐满了人。刚装修好的设备,散发出阵阵刺鼻味道,但所有人都不肯离开一步。
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是深圳的,还有不少从江西、湖南、新疆远道而来。人越来越多,学校只好紧急拿出对策,临时加开两场咨询会。
朱清时楼上楼下奔走,介绍办学计划和招生理念。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著名物理学家陈应天、著名数学家张景中轮流“赶场”,分别介绍南科大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物理和数学等课程的设置,并回答提问。场面火爆,显示人们非常关注南科大以及整个中国高教改革。
“最好的教育”有吸引力
这么多家长和学生来“捧场”,朱清时很感动,也倍受鼓舞。“大家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南科大和南科大的改革。有社会的广泛支持,南科大的教改实验班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朱清时许诺,提供最好的教材、最好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
迥异于现行高等教育模式,“最好的教育”令人向往。
■ 师生比1:8
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招生规模不会太大。一个老师对应8个学生,这是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标准。
入学前两年,本科新生不分专业,学习同样的理工科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第一批授课教师有张景中院士、陈应天教授、李晓原教授、陈国良院士,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英语课由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授课。所有课程将尽可能使用英语教授,使用英语原版教材。50%的学生将获得赴国外大学交换的机会,一些人还能接受美国排名前20位大学的联合培养。学校还将开设“创新素质课程”,朱清时会亲自讲授“伽罗华如何发明群论”。
不设院系,只成立理学部、工学部,下设研究室(所)和跨学科研究中心。每个研究所的成员要研究,还要开若干专业课,供大三大四的学生选修。大三的学生都要选择一个研究所注册,并在这个研究所完成他们的专业课程和研究。
■ “教授治校”
大师们是治校的主人,学术研究将得到足够尊重。这将是一所“谁有理谁说了算”,而非“谁官大谁说了算”的学校。
特区立法通过《南方科技大学条例》,实现依法治校,将行政力量的干预减到最小。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由政府代表、人大代表、社会贤达、学校领导、教授代表、学术代表、校友代表组成。校长由理事会选出,而非上级委派。
■ 住在“书院”
彻底颠覆学生宿舍的概念,书院是睡觉的地方,更是全天候的教学基地。书院里,可以听到哈佛大学“公正”课那样的课程;有来自美国的老师讲心理学,让学生们知道怎样控制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老师讲经济学,让学生们看得懂经济形势;有老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写作、口头表述……全面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文化修养。
到南科大上学需要勇气
有“最好的教育”,还特地为首期实验班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每年还有1万元生活费,南科大应该很有吸引力,但不少家长很谨慎。因为南科大不能参加每年的高考招生,将来拿到的文凭也可能得不到教育部的承认。
家长们并非多虑。朱清时自己也坦承,南科大面临很大困难,没有教育部的大印,教改实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背水一战,促使南科大把教学搞到最好,让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南科大以及文凭和学位能不能被认可,全靠学校的教学质量。只有毕业生都受到社会的欢迎,南科大的教改实验才算成功。
文凭和学位也不用太担心。预计明年9月完成两场一馆建设,就可以将南科大(筹)后面的“筹”去掉,教育部就可以颁发南科大的学位。一旦不行,还准备了数套方案,尽最大努力不使实验班“被叫停”,比如正在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给学生发双文凭。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发人深省。现行规章制度的弊端,剥夺了大学“招生”和“授学位”的核心自主权,导致我国大学缺乏内在的发展活力,学校自授学位是教改必走之路。朱清时举例说,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都有招生和授学位的自主权。只有拥有自主权,整个高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才会被激发起来。朱清时的慷慨激昂,感染了近千名学生和家长,引得阵阵掌声。
为南科大和朱清时的勇气鼓掌,但要上南科大,需要勇气。入学须签一份协议,“参与教改试验班完全自愿”。手里拿着协议,心里要掂量一番。
提前招生显然有风险。南科大自授的文凭在就业时管不管用?没有教育部的学籍,学生户口、医疗保障如何解决?没有拿到教育部学位,报考其他学校研究生如何解决?
“实验”也有风险。“既然是实验,就存在变数,政策一变,学校也会受到影响。”不少家长不愿让孩子去当试验品。
“真正培养人的学校很有吸引力”。与谨慎的家长们相比,学生们对这所全新的大学表现出勇气和热情。深圳实验中学、深圳中学的几名学生都表示,不在乎教育部是否认可文凭,更在乎学校能不能培养出有真本事的学生,才华就是最好的文凭。有的学生当场决定报考南科大。来自湖南涟源一中的刘琼、刘瑶姐妹甚至堵住朱清时,希望口头自荐。
焦点关注
南方科技大学志在“去行政化”
2007年,深圳开始筹建南方科技大学,一开始就显现出“去行政化”的实验性。校长不是由政府任命,而是由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在全球范围内选拔。最终选择了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志在“去行政化”的南科大,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用了3年多时间,不久前刚得到教育部批复筹办,“招生许可证”至今还未拿到,校园一期建设预计也要明年才能完成。对于南科大来说,只有招生了,试验才能真正启动。12月8日,南科大果断召开招生说明会,与中学、企业代表商讨招生事宜。其后南科大正式公布招生简章,主要招收对象是在读的高三理科学生,名额是50人,将通过寒假的面试选出,明年3月份正式开课。
明年春天,南科大将启动2011年9月入学学生的考试报名,招收的是就读高二的学生。第二年招150人,以后每年招2000人。南科大表示,招高二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为他们开辟另一条成长的路径,因为高三这一年大多是考试训练,扼杀了高素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焦点链接
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路不平坦
世界一流师资到位、招聘进展顺利、薪酬方案获批……筹办三年的南科大一切具备,却偏偏欠缺招生权的东风。如今南科大迈出关键一步,让人们见识了南科大的勇气和胆识。
参照香港科大建校的模式,一步到位地建成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南科大实行独立办学、教授治校、管理去行政化,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有望破解困扰国人多年的“钱学森之问”。这是朱清时的梦想,更是一代人的梦想。
朱清时说,南科大的使命有两个:一是为中国教改探路,冲破束缚;二是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但在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从专科开始办学,升到本科,再一步步申请硕士点、博士点,都得靠审批,都要按部就班慢慢来。要办成一所研究型大学,至少要二三十年。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不能再按部就班地等下去”。朱清时决定不再等批复,把“自主招收高二学生”“自授各类学位和文凭”作为教改先行先试的内容,从教育部手中要回办学自主权,为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探路。
“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朱清时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一些专家、网民却认为,南科大未来之路不平坦。
还在筹办中的南科大自主招生,自发文凭,迈出了一小步,但要成功,必然需求持续的高层动力,来打破各种壁垒和阻碍,以保障其独立治校的稳步推进。
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认为,只有全面破除行政化思维,才能真正开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只有学校自主授予学位、文凭,让社会来评价文凭的含金量,才能确立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对受教育者负责。
鉴于目前的管理体系,南科大将要面对的阻力可想而知。政府部门以改革的思路来允许、鼓励、支持南科大的改革实践特别关键。如果仍以各种陈规来制约南科大的自主招生和自主办学,只会消解公众对教改的信心,从而也使当前的教改试点演变为不敢动真格、不伤筋动骨的走过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