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4, 2010

冯小刚:国产片票房豪门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让人眼红的一个理由是,他早早喊出了“过5亿”的口号。

  5亿元!大概相当于今年上半年票房排在前三位的国产影片的总和,把《建国大业》去年9月刚创下的4.15亿元国产电影票房抛在了身后,只是离《阿凡达》刚刚在内地市场创下的13.8亿元票房还有很大的距离;另外,如果一切顺利,片方拿到2亿元的票房分成,几个投资方(唐山市政府投入6000万元)能分享的利润总数在7000万元左右。而华谊公司算上植入广告的利润可能超过1亿元,是其投入的两倍多,会给它的季度财报添加华彩一笔,给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不少信心。

  和冯小刚一起在中国电影市场里成长起来的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在年初公司财报发表时说过,“刚开始时,一部电影卖3000万元的票房还很费劲,但10年后票房达到3个亿才是大片的标准。”他和冯小刚1999年开始合作《没完没了》,卖了3000万元的票房;10年后的中国电影市场里,超过3亿元的电影已经有了《建国大业》,《非诚勿扰》和《赤壁(上)》。

  与《赤壁》的大投资相比,另外两部电影高票房的背后是片方不再追求那些高得离谱的投资数字,尤其是植入广告的运用,为中国电影找到了票房之外成本回收的第二条路。现在,王中军和冯小刚正试图把“亿元俱乐部”的定义再往高处走一点,成为新标杆。老百姓还会一如既往地爱冯小刚吗?5亿这道坎可能就是答案。

  最初,提前看过《唐山大地震》的业内人士不太相信,华谊和冯小刚真的能实现5亿元的目标,大多觉得3亿元到4亿元不成问题。离《唐山大地震》公映还不到一个月时,华谊通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地的电影院,最低票价从原先通常的30元涨到35元,其他城市也随级别各自调价。消息公布后,很多人开始相信5亿元票房是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因为最简单的计算就是最低票价涨了1/6,片方可能回收的票房收入也会相应增长。

  这个消息就像炸开了锅,片方和电影院经理们的嘴仗直接在媒体上开打,双方各自诉苦,抨击对方“不厚道”,伤害消费者利益。其实“最低票价”,是说院线在和片方最终结算时的票价不能低于这个数字,通常用于周二半价日、团体包场或者时段优惠时,与平时大多数观众最终买到的票价直接关系并不大。

  目前在上述四个A类城市,一般影片和好莱坞大片的最低票价都在15元到20元,国产大片为30元。院线经理们抱怨,票价一上调,他们已经卖出去的团体票怎么办?而且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唐山大地震》的平均票价的确涨了。冯小刚则抱怨,“最低票价是对我们片方的保护,与消费者是无关的。即使我最低票价定到1元,电影院也不会卖3元的票,它还是卖70元一张”。

  其实冯小刚还说了一句真话,可是被大多数人忽视了,他说“最低票价35元,其中只有四成是投资方的,剩下的六成都是电影院和院线的,结果变成我们涨了5元钱。”说到底,涨了价,双方都获益,影院和片方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无论卖1元还是卖100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的问题是双方谁也不愿意主动担起这个涨价的名。

  2009年美国电影市场的数据里,55%的票房收入归制片公司,45%的票房收入归电影院。其实这几年在最低票价或者票房分成比例上向院线方面挑起“事端”的电影不算少,但每次被公开炮轰的倒霉蛋,往往是新画面和华谊这两家民营公司,幸好这两家公司都各有一个包产金鸡蛋的老母鸡——张艺谋和冯小刚,没人会忽视他们。(王倩)

  (更多内容请看最新一期《新民周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