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余海蓉 实习生 甘昕鑫)昨天上午,在南山区颐老院,79岁的刘奶奶在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指引下,在器官捐献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时也帮助病中的老伴签下捐献志愿书。
刘奶奶告诉记者,她出生于1931年,10岁时被接到延安,一住就是5年。这5年间,刘奶奶被延安浓厚的革命气氛深深感染,她认为,自己是由老百姓养大的,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做些事情回报社会,回报百姓。
1994年,刘奶奶刚好离休,她和老伴商量,人死后要是能留下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东西就好了。于是,两人决定将自己有用的器官以及遗体全部捐献出来,这样不仅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还能为医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5年,两位老人跟随儿子来到深圳。2008年8月,老人的儿子猝死,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过了六七个小时,家人才将噩耗告诉刘奶奶。悲痛之余,刘奶奶做了一个决定——赶紧让家人打电话给市红十字会,将儿子能用的器官全部捐献出来帮助别人。然而,由于错过了最佳捐献时间,事前也没有签捐献志愿书,老人想为儿子捐献器官的心愿最终没有达成。
儿子离世后没能捐献器官,对刘奶奶的触动很大。刘奶奶告诉记者,世事无常,趁自己现在身体不错,女儿也在身边,赶紧将器官捐献志愿书签了,也算了了一桩心事。去年2月,刘奶奶立下遗嘱:“一切从简,不发讣告,不写悼词,不进行遗体告别;遗体供医学解剖之用,所有可用器官无偿捐献给可用之人……”
昨天上午,刘奶奶将老两口签好名的器官捐献书交给了市红十字会志愿者高敏,刘奶奶承诺身后捐出眼角膜和遗体,老伴则身后捐出遗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