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4, 2010

刻不容缓四挑战或致创新“肌无力”

  

刻不容缓四挑战或致创新“肌无力”

  科研跟风国外 人才培养跑偏 科技成果难实现产业化 剽窃国外成果——

  刻不容缓四挑战或致创新“肌无力”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在一则报告中称,我国科学实力在13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3,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而排名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

  报告称,一直以来,我国科研经费的总支出都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而近几年,已经逐渐增加到接近1.5%。

  不过,一些专家对这个评估结果表示质疑。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邱均平教授就表示,中国目前的科学实力还远达不到第3名,有可能进入前10名,但至少排在西方7个发达国家之后。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数专家总结,中国科技实力的提高,还有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挑战·模仿成风

  论文乌泱泱原创“肌无力”

  去年11月,路透社报道了一组汤姆森路透集团公布的数字报告,中国研究人员撰写的科技论文增加了一倍以上,目前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名列世界第二。

  该报告中显示,1998年到2008年,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从约2万篇剧增至11.2万篇。从论文数量上已将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甩在身后。但这些科技人员在国际热门领域发表的论文不多,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很少。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教授认为,我国科学在世界的影响力不高,原因在于科研人员发表的大量论文大多都在重复地做低层次、简单的研究工作,中国的基础研究缺少原始性创新成果。

  最新佐证:瑞士人伯特兰·皮卡德的阳光动力公司研制的太阳能飞机最近又有新壮举,他们正计划进行世界上首次纯粹依靠太阳能、昼夜不间断的载人环球飞行。

  很多人盛赞这架飞机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世界上第一架零燃料、载人的太阳能飞机;飞机的研制是典型的“民科行为”,瑞士“公家”没投一分钱,从想法到样机也只花了短短6年时间。

  然而,这样令人激动的航空奇迹,为什么诞生在小国瑞士?而在我国,中央财政的科技投入早已超过千亿元。相比之下,“不差钱”的中国科技还差些什么呢?一句话,还是创新,是出人意料的想法。

  国内搞科研被海外牵着鼻子

  科学研究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就是用科学来探索和研究人类未知领域。在某种程度上,科学精神指的是科学探索的传承和创新精神的熏陶。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然而中国的创新精神并不够。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专家封颖说,中国的创新精神不够,还表现在现有制度对创新的理解还不到位。我国科研能力尚缺乏深度、独创性和突破性,科研单位前瞻性自主布局的能力不够强。

  她认为,目前科研单位的研究更多的是跟踪、追随国家的重大计划或项目,而国家项目则更多的是跟踪、追随国外的重大计划或项目。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资源导向型和国际导向性。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赵志耘也坦言,当前很多重要的研究领域仍然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而我国科学家的基础研究总体上还属于跟风阶段,这直接导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相对较少,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举例说明:现今但凡填写一个科技申请书,必有“国内外科研进展”这一栏。而如果国外没有开展相关研究,一些原创的科学冒险想法很可能因无法填写这一栏而被否决。而在国际上,模仿性研究是很难拿到资助的。

  挑战·缺乏创新

  教育跑偏了 中国难出大师

  2005年,95岁高龄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病床上向温家宝总理坦言:“中国之所以没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按照培养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创新的东西,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钱学森曾不止一次说过,他一生的道路有两个高潮,一个是上世纪20年代在北师大附中的中学六年,另一个就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求学历程。

  自由的学风,创新的欲望,挑战权威的勇气和环境,使他在大学毕业数年后,就完成了美国首个军用远程火箭的设计,成为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钱老的一生,也许就是这个“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中国难题的答案。

  其实,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的教育“跑偏了”。

  专访专家:中央教学科研所研究员程方平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我们都在讲“创新”,但真正贯彻下来很难,应试教育使大学生们只擅长背记知识而不善于发现问题,另外,行政权力干预过多,学术腐败、学风不纯洁都说明最根本的教育体制改革并没有到位。

  张鸣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的同时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现状。他不无遗憾地表示,创新不足,人民的自主阅读量正在下降是一大原因。他认为,国内的出版物60%都是教材类,说明中国是以强制性学习为主,而不是自主性学习,美国相反,60%是自主性学习的书籍。

  邱均平认为,提高中国科学的影响力,需要改善科研评价体系,把创新性摆在首要位置,尽快落实高校“教授治校”,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挑战·产业化难

  经费奇缺很多没用到“正道”上

  另外,邱均平说,国家虽然增加了科技投入,但科研投入经费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还不够高,因为人均科研经费很少。“科研人员常常感觉经费不足,一些高校老师为拿到科研经费,不得不跑关系申请科研项目,而由于没钱购置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导致一些科研成果推迟甚至无法完成。”邱均平说。

  比如2006年,西南大学成功研制“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榜首。然而,这样一个给家蚕产业带来大好机遇的科研成果,在进行应用转化时,却因为资金难以到位,迟迟不能产业化。

  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数目并不多的资金,还没有用到“正道”上。

  据审计署公布,2004年的审计发现,科研系统2个部门和45个科研单位,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达6.69亿元。经过层层打点后,科研经费才到了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的课题组手里。

  而这其中,少数科研人员通过挪用、虚报、贪污……最终用于科研项目本身的经费有多少?另外还有13个单位把3.27亿元的科研经费违规出借、对外投资甚至投入股市。

  媒体爆料:此前有媒体爆料称,有的科研人员连家庭电话费、交通费、私家车保险费和维修费等,也千方百计从科研经费中报销。

  “在做项目预算时,如果需要80万元,很多人一般会报100万元。”北京某知名科研机构的一位科研人员透露,“只要经费拨下来,就得想方设法用完。如果项目快做完了,可以变通买电脑、置办办公用品等。”

  挑战·科研剽窃

  2%的科学家有过学术不端行为

  目前,触目惊心的学术造假、学术抄袭等事件屡次爆出。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主任Sandra Titus和巴塞罗那大学内科医学专家Xavier Bosch日前在《自然》发表文章说,2%的科学家至少有过一次学术不端行为。

  另外,除了正式的不端行为之外,还有更多的侵蚀科学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之后,只有24%的科学家向官方举报,这极大地说明研究者没有责任感或者安全感来揭发这些不端行为。

  而在我国,学术不端问题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青岛海洋大学教授姜某两次抄袭其导师徐某的论文;某大学著名教授的《南极政治与法律》其实是抄袭澳大利亚西部大学法学系教授的一本书。

  甚至还有导师把学生的学术成果据为己有,此前上海大学博士生何吉欢的劳动成果被导师据为己有。

  “科研道德问题正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青年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在读研究生成为科研道德问题最为严重的人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今年3月关于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情况的书面汇报上表示。

  中国科协在汇报中提出,加强学风建设,除了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措施进行规范外,更需要发挥科技社团的自律机制和自我纠错机制的重要作用,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专家建议:SandraTitus 和 XavierBosch则认为,人们需要在科研文化层面做出改进,来促进负责任的科学行为,预防学术不端。需建立新的监督机制,即奖励或惩罚整个研究机构而非研 究者个人。

  文/记者林晨音制图/毛京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