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为中国制造”,本地化还是偷工减料

  “为中国制造”:为中国制造,其含义与中国制造正好相反,指的是跨国企业为了中国市场专门设计制造的产品,有时候这意味着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但有时候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质量水准。

  □刘云舒

  据麦肯锡一位驻中国的主管分析,跨国公司终于开始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了,不仅专门为我们设计产品,甚至开始为中国创造独有的品牌,他把这命名为made forChina——为中国制造。最新的例子是今年9月,爱马仕(Hermes)针对中国市场发布了全新的子品牌 “上下”(可简单翻译为“从上到下”),并将在上海开设首家分店,同时发布了一系列富含中国传统图案的时装。而上个月,全球知名的牛仔裤品牌Levi’s大张旗鼓地登陆上海,并发布新的子品牌“dENiZEN”;早在今年夏天,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联合宣布,他们计划推出一款新车——宝骏(“珍贵的马”),售价约50000元人民币,这个价格比在通用大多数目前在中国销售的车型都低。

  谁不愿意看到更多又新又好又实惠的商品呢?所以我一方面相信中国企业能够生产出好产品,只要排除三鹿等少数害群之马;另一方面欢迎外国朋友参与竞争,毕竟人家多数是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值得期待。

  可是,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我这样的消费者常常困惑,分不清充斥市场的品牌到底哪些洋为中用,哪些是西体中用,比如说南京路上的美什么邦那个威,还有米帅做广告的那个虾米city,看上去完全是舶来品牌,可是我问参加世博会的诸国老外,没一个知道。仔细研究后才发现还是温州本土优秀企业出品。相反,倒是不少十足的外来玩意儿用了个土牌子,比如可口可乐。如果老是碰到这种情况,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甄别外来户和本地人的能力?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产品好,无论出身哪里,相信消费者都会接受。比如说洋快餐卖盖浇饭、中餐厅卖炸薯条,顾客多一种选择总是好事儿。市场就是要靠竞争,消费者才能得到实惠。最令人担忧的倒不是分不清产品姓洋还是姓中,而是洋品牌太适应中国市场,把一些好习惯丢了,还学会了中国不良企业的坏习惯。

  这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就说产品召回吧。中国企业是没这个习惯的,10年前我们听说国外市场一旦有质量问题,厂家就怎样积极主动地不惜代价召回,总是羡慕得不得了。现在国内一些洋品牌也渐渐有了召回措施,我们却发现似乎有点感觉不对劲。首先就是召回很难启动,一定要到出了事故,厂家才羞答答地有所行动,很少在隐患没有爆发前,厂家主动采取措施。其次,即使是召回,往往效率极低,热线电话永远打不通或很难打通,退货时门槛多多,发票没有不退,用过一定量不退,诸如此类。而最让人窝火的是,许多洋品牌明明在国外召回某款产品,却不适用于中国市场,其托词往往是生产标准、生产批次等不同,让人深深怀疑,要么是洋品牌压根就中外生产标准有别,要么就是召回门槛有别。

  有些洋品牌还学会了中国企业打马虎眼的本事。一旦有什么品牌危机,你可以注意这些跨国公司专业公关部门人士的措辞,一律是“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要求。”潜台词是,你们中国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就是这个水平,你还想怎么的?

  我们常听说,中国市场注定是兵家必争之地,并为之欢欣鼓舞,但这究竟是不是好事呢?跨国企业“本地化”战略当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投资和雇佣机会,中国人也能更多地参与到跨国公司的管理事务中去,为西方企业提供更多中国眼光,帮助他们生产出那些“深层定制”、舒适度高、易用性强的产品。可是,假如这些管理人员只是充当“买办”,让跨国公司深谙中国市场的潜规则,洋凤凰成了黑乌鸦。中国消费者又有什么好高兴的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