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你懂的2010之“危机”解密

  

你懂的2010之“危机”解密

  撼动世界的阿桑奇 资料图

  上榜理由

  不管你喜欢抑或讨厌,阿桑奇和维基解密网站就是所谓“信息自由时代”的一个先知,只是他到底是“英雄”还是“罪人”?众说纷纭。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阿桑奇用行动说,给我一台电脑,我就能晃动世界。当美国《时代》周刊开始盘点2010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人物的时候,全世界的眼光再度聚焦在澳大利亚人朱利安·阿桑奇身上,他用“维基解密”掀起一场“信息暴动”,用鼠标不留情面地扯下国家隐私的一块块遮羞布。一边是焦头烂额的美国政府把他视为拉登式的危险人物,另外一边却有成千上万的国际民众把其供奉为新时代英雄。

  放在十年前,维基解密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冷战时代,美国孜孜不倦地保护敏感信息,防止苏联的窃听;而苏联也睁大了眼睛,防止任何一个美国偷窥者的渗透。那是一个以纸介质存储信息的时代。而如今,这个世界正变得更加开放和透明。在网络2.0时代,信息数据的保存显得脆弱,而传播却变得方便快捷,华盛顿共有超过8.5万名政府雇员可以接触到核心机密,超过百万名用户可以登录五角大楼专用计算机网络SIPRNet,这也为“秘密的泄露”提供了无数的机会和可能。

  在很多场合和访谈中,阿桑奇把自己事业动机概括为“正义”,对阿桑奇而言,实现近似于罗宾汉式的理想,靠的就是信息公开与透明。他质疑那些权威,他们凭什么有权力决定信息属不属于秘密?阿桑奇也蔑视他们所建立的信息等级制度,以及依赖于这一等级制度运行的社会秩序。作为一名黑客高手,他用网络技术和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信息平面化去消解这一等级制度,维基解密创立的初衷,就是专门揭露政府、企业的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或许,“维基解密”将让我们看到更多的阴谋与伪善。曾几何时,我们处在一个更透明、个人隐私更容易泄露的技术时代,但是,外交事务、商场上的交易,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社交生活,其运行的基础不在于说真话,而在于沉默的串谋。阿桑奇和他的维基解密,在某种程度上撼动了国家机密这个根本。维基解密的出现,或许预示着,不管怎样,未来信息的公开化会彻底改造这个世界,改造关于国家机器、政党、政权和公民社会等诸多概念。

  事件回放

  作为一家专门“爆料”政府秘密和敏感文件的网站,2010年无疑是“维基解密”网站声名大噪的一年。这一年,该网站先后将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保存的逾47.7万份秘密文件公之于众,犹如丢下两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今年11月,“维基解密”又将超过20万份美国外交加密文件对外公布,更是激起多国“9·11”式的外交风暴。而“维基解密”网站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也从一个“无名小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大红人”,为他赢得了包括网络黑客在内的众多拥趸。

  12月7日,这位澳大利亚前记者在英国伦敦锒铛入狱,被指控罪名是“性侵犯”和“性骚扰”。即便如此,阿桑奇仍有可能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维基解密”网站表示,会百折不挠地将“泄密”这项“伟大”的工作继续进行下去。而最近,阿桑奇更是宣布要写回忆录赚钱,所得收入将用于支付打官司的支出,以及确保“维基解密”网站继续运作。

  生活新报 记者 包倬 李青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