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1, 2010

塑林区生态文明形象 做林业生态建设脊梁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介绍

  美丽富饶、瑰丽雄奇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她与广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相依,与肥沃 的松嫩平原相接,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绵延千里,山峦叠翠,林莽苍苍,犹如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绿色明珠。10.67万 平方公里的浩瀚林海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的九个旗市,8.87亿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以省为参照居全国第6位,年16 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生长量对履行我国政府到2020年森林蓄积增长13亿立方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0-45%的国 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是寒带植物的王国,野生动物的乐园,1500多条河流、100多个湖泊、1.1 万平方公里湿地星罗棋布于于林海之中,其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碳汇制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 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是黑龙江、松花江的发源地,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个东北粮食主产区 的生态安全。被世人称为“北疆的绿色长城”,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祖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

  人们盛赞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绿色的立体宝库”,绿色的王国里繁衍生息着1046种动物,1688种野生植 物;起伏的群山中蕴藏着40多种矿产资源,在历史上就享有“金镶边”的美誉;这里孕育了“三少民族”的绚烂文化,发祥 了鲜卑与蒙古帝国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瑰丽的历史后院;这里尽揽春情、夏景、秋实、冬雪于一身,并以她悠远的历史,独特 的景观,丰富的民族与民俗文化,与俄蒙相接的独有风情,吸引着中外宾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国家重要的林木产品生 产基地和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重要能源后备基地,在生态建设、区域发展、维 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宁与和谐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这片绿色林海的守护和经营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成立于1952年,是国家和自治区设立的实施生态 保护与建设的事业单位;1995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整合林管局生产经营职能组建了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同时保 留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机构和林业行政管理职能。林管局(森工集团)现有企事业单位42个,其中包括16个森工公司 、3个营林局、1个原始林区管护局,其他企事业单位22个,在册职工20万人。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铸就了青山常在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揭开了有计划开发的序幕,按照周总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和刘少奇主席“ 采育结合”的指示,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在林海雪原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开发建设历程,为国家和 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累计完成更新造林1843万亩,生产商品材1.78亿立方米,上缴各种税费170 多亿元,是国家当期投资的3.8倍。同时,通过安置就业、技术服务、投资建设公益设施和自办社会事业、提供低价原料等 ,极大地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天保工程”实施后,林区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砍树人 变成了种树人、“护林人”,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生态建设当中,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结果显示,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万公顷,达到817.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3个百分点,达到77.9 9%;活立木总蓄积增加1.2亿立方米,达到8.87亿立方米,恢复到了开发初期水平;森林面积、蓄积大幅增长,森林 质量持续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显著增强。新增林地面积和增加的森林蓄积折算直接经济价值达700多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 同期投入的9.4倍。根据专家研究结果,森林每年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林区仅新增森林蓄积可吸收二氧化碳2.2亿吨,释放氧气1.93亿吨,按国家发改委指导价格每吸收1吨二氧化碳8美 元计算,碳汇价值约17.6亿美元,汇率按1:6.8计,折人民币120亿元。

  历史上的巨大贡献,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几代林区人甘于奉献、不计自身得失的结果。但与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 成绩相比,林区在经济、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却成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体制成为了制约林区发展的“桎 梏”。由于一直执行“先生产、后生活”的开发建设方针,加之林业城镇开发初期是“大企业、小政府”,林区逐步形成了相 对独立封闭,对内全包全管、对外自成体系的特殊社会区域。在行政管理体制上,行政主体不明、执法缺位,与企业经营、社 会公益事业管理职能混淆。在经济发展上,国有经济一股独大,森工集团经济主业不突出,中小企业体制不活,产权体制、经 营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自办的社会事业不但加重了企业负担,自身也多年维持着低质 量、低工资、高就业的运行状态。在民生发展上,职工收入长期低下,社会保障内部低水平运行,林区居民的公益政策待遇既 不在职工之列又没有纳入属地居民范围,与属地其他居民在收入、公共服务、公益政策享受上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林区人口 已经成为落后于农业、畜牧业新的贫困群体,阻碍了构建和谐林区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将明确思路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

  2007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时,做出了“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 态屏障做出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建设北方、沿海两个生态屏障已经上升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面对重大机遇、重要使命,2007年底林管局(森工集团)新组建的班子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在深入分析林区的主体特征、困难问题、比较优势、现实机遇后,深刻认识到摆脱“两危”困境必须深化改革,打破以邻为“ 壑”、自我封闭的发展困局。在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以照搬照抄的情况下,林管局(森工集团)新班子通过明确林区发展必须 融入大局,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做到与社会结合、与市场结合、与发展结合,并最终确定了“解放思想机遇、毫不动摇保生态 、只争朝夕谋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的改革发展思路。同时,明确了“强化两项职能、理顺一个关系”的改革方向,即:强 化和完善林管局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职能,将生态建设职能全部归位于林管局,通过改革强化林管局履行林业行政事业管理职能 的主体地位;强化森工集团的企业经营职能,将企业经营职能全部于归位于森工集团,通过改革建立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 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理顺林管局(森工集团)与属地政府的关系,将林区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与管理职能有序移交属地 政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林业居民公益政策享受均等化,做到政府社会事业职能到位不缺位,林管局(森工集团)归 位不越位。林区的改革发展思路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认可,并提出了“闯出重点国有林改革新路”和 “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的殷切期望。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后一年,一场变革的大潮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在内蒙古大兴安 岭涌动。

  将深化改革作为突破困境的根本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改革过程艰常艰难,尤如河中破冰,如有闪失就可能带来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而剥 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正是林区整体改革的破冰之举。2007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林区民生的 高度做出了一次性剥离森工集团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的重大决策,着力打破“对外自成体系,对内全包全管”的板块经济 格局,推动公共、公益事业均等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决策一出,林区大地群情振奋,企业办社会人员更是欢呼雀跃。在 自治区的统一部署下,在呼伦贝尔、兴安盟属地党政的大力支持下,截止2008年6月,林区首批教育、卫生、电视系统1 38个机构、单位的13088名在职人员和5.3亿元资产全部移交属地政府。移交人员的工资套改和补发工作在2008 年底全部完成。第二批移交工作进展顺利,正在实质操作当中。自治区领导说,“林区的剥离企业办社会是具有内蒙古自治区 特色的剥离企业办社会改革”,和以往的文件和改革先例相比,实现了移交范围、人员确定、编制核定、过渡期、经费承担方 式、增资机制、后期达标投入等七个方面的突破。在推进剥离企业办社会的同时,与属地政府协商将林区的公共服务、公益事 业全部纳入属地统一规划,由政府主导发展。要干事、还要成事,林管局(森工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履行了承诺,剥离企业 办社会改革如同“春雷”和“号角”,激荡了林区群众沉睡许久的改革发展热情,为“强化两项职能,理顺一个关系”改革思 路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破冰之举带动林区改革尤如河中冰排已经不可阻挡,企业改制被提到重要日程。能否抓住国家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最 后政策机遇成为了关键。但是由于林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职工对改制的不确定性有一定顾虑,抵触情绪比较强烈。为解决 职工改制后的后顾之忧,林管局(森工集团)积极争取自治区和属地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从2008年7月1日起,将林区 职工的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全部纳入了属地统筹,解决了林区社会保险范围窄、水平低的问题。同时,将林区职 工家属和已脱离森工企业的包括“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人群、一次性安置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 群体的林区居民纳入属地保障。

  社会保障的理顺和完善,为实施企业改制扫清了最后障碍。2008年8月,企业改制攻坚战全面打响。森工采伐以 外的所有辅助产业、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产业全部纳入改制范围,推动国有资产、国有职工身份“双退出”,使改制后企业成 为“四自一独”的市场经济主体,最终实现企业增效发展,职工就业增收的目标。改制伊始,压力重重。在改制的政策环境和 社会氛围不复存在,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在国家“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时限不足4个月的时间里,调整几万 名职工的利益,彻底解决历史积淀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工作难度前所未有。但是,林区上下坚定了一个信念,“改制是为了谋 求林区的长远发展,为了林区职工群众的福祉,必须改制,而且必须成功”。在改制工作中,林区始终坚持了人本改制、和谐 改制、平稳改制原则,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操作改制,制定了原料保障、预留养老金等优惠政策,积极协调 属地政府,共同扶持改制企业发展,逐项落实了工商注册、税费减免、职工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群团组织属地化等各项政策 。截至2008年底,林区实施改制200企业全部完成了资产处置、工商注册,选举产生了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并纳入了属 地非公经济范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继续保持了平稳运营。林区结合改制,自筹资金按“天保工程”一次性安置标准,对 3939名全民职工进行了身份补偿;与36845名大集体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现金补偿。对所有转换身份的职工依法 进行了公证。改制使林区的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企业产权明晰了,职工不仅有了工资收入,并且首次有了资产性收入。据林 产协会初步统计,2009年,进入协会的51户木材加工改制企业完成各类产品产量与改制前相当,实现产值4.4亿元, 盈利2243万元。

  与此同时,为使林区改制工作实现整体联动,在林管局(森工集团)内部与企业改制同步,全面推进各级机构和劳动 用工制度改革,压缩集团公司、森工公司两级机构编制,精减人员,实行效能化管理。所属单位由56个调减为42个,林直 机关由550人降到476人;全林区科级机构由1305个调减到933个,减少28.5%;科级干部由3808人减为 3243人,减少14.8%。全面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对事业单位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聘用制,对环节干部实行职务任期聘 任制。打破职工身份界限,上收招录、招聘员工的权力,杜绝了一边分流人员、一边无序进人的现象。在劳动分配上,向生产 一线、重点岗位、技术岗位倾斜,并深化了森工采伐的生产资料有偿转让工作。

  经受了巨大压力,承担了巨大风险,耗费了巨大心血,林区改制工作终至成功,闯出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新路,呈 现出了科学发展的大好来势。体制问题全面理顺。林区已初步形成了建设完备林业生态体系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体制框架,建 设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的产权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由属地政府建设管理、与当地同步健康发展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框架。经济 活力显著增强。改革不仅精干了森工主体,林产工业、多种经营等产业在新的体制下,体制机制和资源禀赋优势也得到了充分 显现,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使其经营活力和抵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林区的改制 企业实现了平稳过渡和发展,大多出现了经济增长、职工增资的好势头。森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林区的改制工作得到了自治 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与属地党政建立了同呼吸、共命运、一体化、一条心的发展格局。

  将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林区的立足之基

  生态是林区的最优资源、最响品牌和最大的后发优势,是林区发展的根基和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实现山川秀美 、生态和谐,是林区人永远的追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做出贡 献”的重要指示精神,林区上下不断深化三个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将传统的林业施业区确定为林业生态主体功 能区,突出林业生态事业的公益属性,以“做林业生态建设脊梁,塑林业生态文明形象”作为生态建设的新理念,引导职工群 众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等生态文明观念。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从严控 制林地占用,实现占补平衡。深入探索加强林缘管护的有效途径,守住“红线”,确保林业生态主体功能区的完整性。严格执 行森林采伐限额和“三总量”管理制度,加强林木采伐、木材运输、销售各环节的管理,确保了森林资源长大于消。加强森林 资源防护体系建设。提出了提高当日灭火率和“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立大功”的森林防扑火新思路,使森林灾害防控能 力不断增强。2009年,林区所发生的30起森林火情火灾有29起当日扑灭,当日灭火率达到96.8%,火灾受害面积 2653.9公顷,扑火费用支出600万元,分别较前五年平均下降63%、70%,节省费用1000万元。新的防扑火 思路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广泛认可,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据权威部门测定,林区珍稀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生物多样性 持续改善,森林的涵水、保土、汇炭、制氧等功能显著增强。

  把产业发展作为林区崛起的主要支撑

  体制功效、比较优势、精细管理工作,林区安国通强调,解决林区的问题核心是发展,在体制功能具备的前提下,还 要找到比较优势,还要深度挖潜,关键还要在生态受保护的前提下和谐发展。在他的主导下,林区替代产业和企业管理工作取 得了巨大成效。在森工主业上,他要求必须严格执行资源管理各项政策,围绕市场抓调查设计和木材生产,合理调整材种结构 ,创新采伐工艺流程,全面推行原条下山和贮木场效益造材。通过强化管理,林区优质材种和畅销材种比重显著提升,主伐原 条进场率达到78.6%,同比提高5%,森林资源采伐消耗利用率提高10%,经济材比重提高15%,实现了资源利用率 和经济效益“双提高”。同时,为了更好的盘活现金流,他组织有关部门提前对市场进行判断,提高市场预判和快速反应能力 ,适时调整销售策略,实施精细化销售,多方协调铁路部门增加运力,大量压缩库存,使有限的木材实现效益最大化。在旅游 业上,他积极倡导将林区旅游融入区域旅游发展大局,引入市场经济要素,统一谋划,突出重点,打造精品,进而引动林区旅 游业发展。在他的主持下,2009年林区投入资金1亿多元改善了阿尔山和莫尔道嘎旅游等重点景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建设,其中:投资3600万元的莫尔道嘎白鹿岛宾馆已完成主体工程,阿尔山银江沟温泉度假中心建设已启动地质勘探工作 ,将于今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2009年林区共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同比增长10.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 82亿元,同比增长18.5%。旅游业的快速推进,拉动了林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了职工群众的就业增收。同时,为更好的 发挥毗邻俄、蒙的区位优势,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好俄罗斯的木材资源,按照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他主持林区组建 了两个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赴俄采伐公司,此次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2009年,共生产木材15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 3978万元,实现利润2003万元,外输劳动力344人,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为积极推进对俄资源开发合作,扩展发 展空间提供了有益借鉴。

  把改善民生作为和谐构建的当务之急

  改革是为了职工群众,发展也是为了职工群众,这是安国通局长始终强调的目的和根本。林管局(森工集团)千方百 计筹措资金,连续几年为在岗职工增资,使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14088元。同时,偿还了历史拖欠的医疗费、工资、 旅差费1.05亿元,偿还了历史拖欠的2.25亿元退休职工养老金。为解决林区职工住房问题,按照国家对重点国有林区 棚户区改造的统一安排,林区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4亿元资金配套棚户区改造工程,使列入计划的106.7万平方 米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部当年开工建设,有60.2万平方米棚改工程已交付使用,1.27万户、3万多名职工群众喜迁新居 。同时,还积极争取了国家棚户区改造异地建设试点,有4860户林场、林业局职工将移居到牙克石、根河、鄂伦春等旗市 所在地,加快了属地城镇化进程,改善了职工居住生活条件。为彻底扭转林区“老、穷、旧”、缺乏生机与活力的落后面貌, 全面开展了“树立新形象,建设新林区”活动,从对林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最直接的改善环境、清洁文明生产、规范管理 入手,对外树立新形象、对内激发新活力,先后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四旁造林绿化和修缮公路沿线的局、场、所等项工作, 取得巨大成效。在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为同步提升林区的软实力,通过引导职工形成尊重生态环境、守护绿色家园的价值取 向,使林区干部综合素质、职工业务素质、居民的文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经过改革、创新、发展,崛起中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踏上了新的科学发展新征程。面对林 业发展的大好趋势,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已经确立到2012年林区开发建设60周年时,初步建成生态良好、生活富裕 、创新发展、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林区的阶段性目标。在生态建设上,切实发挥好林业的“四个地位”,勇于担当新时期林业 的“四大使命”。到2012年有林地面积再增加20万公顷以上,活立木蓄积再增长4000万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 ,森林蓄积增长1.3亿立方米。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峰会上做出的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增加40 00万公顷、森林蓄积增长13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做出应有贡献。

  壮阔的林海,富饶的兴安,蕴藏着无限商机。丰富的资源,得天独厚的环境,林区充沛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发展基础 ,决定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渐趋完备的生态体系、日益发达的新型林业产业体系和 日趋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使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走上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共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内 蒙古大兴安岭的务林人在全面建设现代林业、和谐林区、小康林区的关键时期,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凭着奉献者的追 求、开拓者的毅力,为林业建设、为边疆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