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备受关注的《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昨天起在中国南京网(http://www.nanjing.gov.cn/zwgk/smxt/)和南京教育网(http://www.njedu.gov.cn/)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关于未来十年南京教育发展的“蓝图”,在12月18日至24日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广泛问计于民。社会各界人士可在公开征求意见期间,通过电话、信函和邮件方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意见征询专用邮箱njjyghgy@163.com,热线电话83639935,通信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26号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邮编210008。
市民高女士的儿子刚满一步,未来将面临入园、入学、升学等一系列问题,昨天她第一时间上网看起了《规划纲要》。“内容很多,我挑了与自己相关的,看来我儿子以后上公办园的机会多了,以后上小学会进小班化学校,上中学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条条路都能成才。但是,还有很多内容看不懂,如果让我提建议,还真是挺为难!”高女士的想法代表了很多普通市民,如何读懂这份《规划纲要》?昨天,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介绍,南京2020年将高水平推进基石工程,建设现代化教育名城,这项十年远景来源于对南京教育长达近一年半的调研。昨天吴晓茅对《规划纲要》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权威解读,并透露了部分内容的近期“进度表”。
快报记者 黄艳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公办为主 明年先发普惠性幼儿“助学券”
提要:
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的办园体制。到2015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2020年达100%。到2015年,全市公办幼儿园数达到幼儿园总数的70%,教办园达到总数30%;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数达到幼儿园总数的76%。
解读:
《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南京将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助学券”。建立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制度,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明年,普惠性的幼儿“助学券”就将亮相,有望试行每月补贴幼儿220元教育费。“只要在合格的幼儿园入园的幼儿都有机会享受。”吴晓茅表示,“助学券”不仅在费用上为家长们“减负”,而且还起到规范办园的效果,非法办园是享受不到这一政策的,届时南京市会公布合格幼儿园的名单,促进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发展。
吴晓茅表示,《规划纲要》明确学前教育政府主导、公办为主、多元办学和强化公益性,明确要求各个区县每年新建2-3所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所有学前教育机构,均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准入、监管。
义务教育
控制班额数 为学生减负
提要:
到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每班学生人数,初中控制在40人以内,小学控制在35人以内;到2020年,初中控制在35人以内,小学控制在30人以内,基本实现小班化教育。
解读:
“南京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独立试点城市。”吴晓茅介绍说,将推进区域内名优教师和优秀校长的有序流动。并积极扩大普通热点高中指标生分配计划,明显缓解择校矛盾。
减负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吴晓茅坦言,对简单机械重复地布置作业或是以类似体罚的形式布置作业是绝不允许的,教育部门要管理好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负担进行监测,也欢迎举报,并建立问责制度,他同时也希望家长和社会能给孩子们减轻负担。
合理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招生规模,消除面试择优、考试入学的现象也被写进纲要里。吴晓茅坦言,“这将是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控制民办校规模等多种方法逐步解决。”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此前已多次出台政策严禁小升初违规考试,每到升学季节教育部门都会严查,已多次查处并勒令停止考试,但仍有学校在改换形式悄悄行动。
高中教育
当拔尖人才、边出国边高考、转入职校都行
提要:
鼓励普通高中自主发展,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渗透,创新综合高中发展模式。积极开展普通高中与高等院校合作与交流,探索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积极与境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在高中学校开设国际课程。
解读:
“今年秋季新学期,南京一中‘崇文班’、金陵中学‘准博士培养站’等普通高中办学新模式,引起全国普遍关注。这就是高中优质多样发展的新探索之一。”吴晓茅介绍说,《规划纲要》明确南京将积极开展普通高中与高等院校合作与交流,探索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工作机制,为特长学生、超常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南京很多优秀的学生被国外名校提前录取,但在他们备考时却面临着要放弃国内高考的选择。”吴晓茅说,今后南京市要在学制上寻求突破,让这样的学生能在学习上更平衡。
鼓励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也将是南京改革高中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以后学生如果上了普通高中,觉得不合适,想转入职校学习,可以在高一高二时转学!”
《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努力办好每一所高中,每班班额40人以下,并逐步推进小班化教育。到2015年,所有普通高中达到优质高中办学标准;到2020年,建成10所以上全国一流的高中。
职业教育
能升学能就业 未来路更宽
提要:
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沟通、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相统筹、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对接,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解读:
吴晓茅说,“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面临中考,家人希望孩子进高中考大学,但孩子的情况更适合读职校,我就提了建议,现在孩子从金陵中专毕业后,年薪达到8万元!”南京职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只要想就业都有工作,而且就业质量很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蓝领”,而是凭技术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
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读职校是担心孩子的学历不高,未来发展受限。“这也不必担心,今后中职生可以升大专,高职生可以上本科。”吴晓茅表示,南京将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渠道。同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高等教育
打造中国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提要:
落实“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市属高校管理体制,健全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机制,完善支持高校自主办学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市属高校的培养能力和办学整体水平。积极支持和服务在宁部(省)属高校发展,支持大学城建设,支持在宁高校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水平,合作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使南京成为我国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解读:
“南京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除了三所市属高校,还有数十所部(省)属高校,科教资源优势明显。”《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市属本科院校办成省内有影响、全国有特色的现代大学。将在市属高校立项建设市级优势学科、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市级品牌专业,遴选命名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力争更多的学科进入省重点学科。南京将积极支持和服务部(省)属高校发展,努力把南京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名城。
特殊教育
全免费 关爱特殊人群
提要:
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投入和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特殊教育学校100%达到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的办学标准。
解读:
在《规划纲要》中,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实际,大幅度提高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达到同类普通学生5-6倍的水平。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职评和评优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巩固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残疾学生的学前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并实施免费政策。到2020年,残疾儿童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率达到99%。优化特教布局,继续办好聋人普通高中。吴晓茅表示,目前南京市的残疾毕业生通过努力不少人创业成功。未来,南京教育还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
继续教育
人人可享终身学习“立交桥”
提要:
建立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开放式的继续教育网络。实现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综合利用。健全跨部门、跨行业的继续教育协调机制,明确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完善市、区县、街镇、居民村四级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平台。
解读:
吴晓茅介绍,南京将建立市民学习资源库和市民学习卡制度,实行市民学习学分制和奖励制。尝试开展专业技术资格双边认证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继续教育国际化。逐步建立和实行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格认定制度、继续教育质量评估制度、证书登记制度、考试考核制度等综合评价制度体系。
■
给钱给地,政府给力
这次《规划纲要》中为教育优先发展,政府给钱给地。
给钱:《规划纲要》中提到,到2015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小学每生每年1400元、初中每生每年1600元拨付;到2020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小学每生每年1600元、初中每生每年2000元拨付。建立高中阶段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制度,普通高中为每生每年500元,职业学校为每生每年600元。
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全覆盖的政府助学体系。
给地:未来要按照新班额要求做好教育用地的预留规划。零星开发地块的教育配套,应在该地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统筹安排予以解决,并充分考虑该地区原有教育设施的扩建用地。教育用地规划城区按1.2万-1.5万人设置一所小学,3万人设置一所初中;郊县按0.8万-1万人设置一所小学,3万-5万设置一所初中。规划在老城、新区、县城和建制镇地区设置幼儿园,按1万人左右设置一所。农村地区执行1村(行政村)1所的配置标准。高中按10万人一所标准进行设置。
■
这些创新成为可能
接下来,这些创新探索可能在某校、某个区域先开个“小口子”,若探索成功就可能在更大范围推广。
公办学校多种形式办学:允许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现有公办学校。鼓励高中阶段建立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的教育集团。探索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办学模式,鼓励公办学校之间、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联合管理,共享先进管理经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教育管理:逐步把教育咨询、教育质量评估、就业与人才交流等业务管理工作委托给专门的中介机构。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对承担义务教育或其他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教育或培训任务的民办学校和机构,政府应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其支付相应的教育经费。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学前教育。公开教育决策程序:推进教育决策公示、听证制度,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特别是教育资源配置等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应通过适当途径向社会公布,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组织听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