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在京开业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在京开业
12月18日,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和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共同为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开锣

  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徐蕊 王文帅)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开业仪式18日在北京市丽泽金融商务区举行,这是全球金融信息领域首创的交易所。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等共同出席开业仪式。

  李从军在致辞中表示,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创办,将为加强金融信息平台建设、搞好金融信息服务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华社将依托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等平台,竭诚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做好服务。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将充分发挥新华社遍布海内外的采集网络和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借鉴全球各类交易所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全球专业机构合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一流的、专业化的水准,着力构建金融信息及文化产业交易服务领域里公信、公正、专业、高效的中介平台,促进文化服务产业与实体产业、资本市场的对接。

  郭金龙表示,金融市场是信息驱动的市场。新华社以金融信息服务为主体,创造性地设立金融信息交易所,对于新华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信息平台,满足国内外金融领域对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快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丰富和完善首都金融市场体系,提升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必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是新华社旗下中经社控股集团独资成立的专业交易中介机构,是新华08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易所坚持“共融、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定位,与全球领先专业机构合作,共同组织金融信息产品、文化创意产品、新媒体新闻信息产品与广告产品交易,提供技术专利转让与商务信息咨询等服务。交易所自9月10日试营业以来,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新华社旗下的中经社控股是新华08的运营主体。新华08是新华社自主研发的金融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集实时资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分析模型等功能于一体。

  丽泽金融商务区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新兴金融功能区,占地面积8.09平方公里。丽泽秉承“立体交通网、信息高速路、生态商务区、金融不夜城”的规划理念,坚持“新兴、高端、低碳”的建设原则,以新兴金融产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服务,打造成为以新兴金融业态为主体、高端商务服务业态相配套,以绿色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依托,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和创新力的新兴金融机构聚集区,环境优良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新华时评

  填补金融信息鸿沟的创新之举

  由新华社旗下中经社控股集团独资的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18日正式开业。作为全球首家以金融信息为交易标的的专业交易机构,它的成立,是填补金融信息交流鸿沟的创新之举,是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碑石,于新华社、于金融机构、于实体企业、于国家都将是一项多赢的事业。

  新华社近年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积极推进战略转型。作为全球金融领域首创的金融信息交易所,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成立,将为新华社加强金融信息平台建设、搞好金融信息服务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新华社新的业态开拓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

  此外,创办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也是新华社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通过在金融信息及文化产业交易服务领域构建一个公信、公正、专业、高效的交易平台,实现对社会海量金融信息的发现、整合和创造,对于帮助企业获得更快捷更有用的信息,对于促进文化服务产业与实体产业、资本市场的对接,对于实现金融市场的规模增长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已迈入信息时代,高效而有用的信息正在成为人类继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后变得日益重要的生产资料。经济活动越活跃越发达,社会对信息特别是金融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金融信息可以提升生产,可以优化生产,金融信息就是生产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金融信息已日益为我国社会各界所重视。然而当前相当一部分金融信息处在被隐藏、被分割的状态中:在信息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垄断的壁垒。如何发现信息、把来自社会各层面的海量信息加以整合,使之公开化、透明化、有效化,这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之需。

  今天,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成立,将起到为信息寻找者打开发现之门、为信息供求双方搭建合作之桥的作用,同时也能大大降低信息发现和使用的成本,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信息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也将建设于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这已是我国经济实现飞跃发展的成功经验。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以交易所的形式出现,可为全社会的信息交易活动构建起一个更为公平、高效的市场化环境和秩序,使社会对金融信息资源的配置更高效更合理,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新华社记者 王宇 李延霞

  新闻背景

  全球交易所整合步伐加快

  公司制改革成潮流

  目前全世界约有200多家各类成规模的交易所,其中大部分拥有证券交易业务,部分拥有期货交易业务、期权交易业务或货币交易业务。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是全球首家拥有金融信息交易业务的交易所。

  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会员制与公司制。会员制交易所是由会员自愿出资、共同组成,最大特征在于其组织的所有权、控制权与其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权相联系,通常不以赢利为目的,实行会员“一人一票”制的集体决策。公司制交易所的治理结构完全按照公司形式展开,主要特征是以赢利为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实行“一股一票”制的集体决策;交易所的股东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是市场参与者,也可以是完全与市场没有任何联系的人或机构。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采用的是公司制组织形式。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交易所公司制改革趋势,已经使公司制成为当前全球交易所的主导治理模式。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所有会员中,完成公司化和上市化的交易所已经超过总数的50%。这种由会员制向公司制的体制转变,促使交易所转变成为具有竞争性的企业,从而更加重视收入的快速增长与未来的长久发展。公司制改革在全球交易所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与此同时,交易所交易产品和收入呈现多元化。近十年来,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剧增,各交易所除了横向并购股票现货交易的市场,还为拓展交易产品范围向交易所间混业的方向发展。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全球各类交易所整合步伐加快,国际知名交易所之间通过收购合并和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新的整合,旨在扩大自身规模、提升竞争优势、促进业务增长,正逐渐形成交易所的全球一体化。先行完成公司制改制国家的交易所在对本土交易所整合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在国际利润的驱动下纷纷进入了下一步的海外扩张阶段,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发展趋势。

  这种整合使交易所控制的资源更加集中,有的交易所跨时区经营已几乎遍布全球,加速了全球金融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模式的实现。预计未来全球交易所掀起的并购热潮仍将持续,并将改变全球交易所行业的格局。新华社记者 王文帅 徐蕊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诞生记”

  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奇葩,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在此背景下,2009年5月,新华社适时提出建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构想,金融信息交易所建设调研小组迅速成立,交易所的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为掌握全球金融交易所的整体情况、发展趋势,金融信息交易所建设调研小组走访调研了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产权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广泛征求监管机构、金融市场的意见,不断探索交易所经营范围、交易方式、盈利模式等,论证完善交易所的建设方案,确立了“交易所的交易所”的发展模式。

  2010年3月17日,新华社旗下的中经社控股代表新华社出资,注册成立了北京新华金融信息交易所有限公司。该交易所从构想到成立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举措赢得了国内外金融界知名人士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由此,我国在增强国际资本市场的软实力,提升中国金融信息安全的可控力方面迈出了快速而坚实的步伐。

  在新华社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交易所建设团队仅用了45天就完成了交易所内所有装修建设工作,建成了全国首家采用云计算、云终端研发的交易发布系统,支撑全球最大的LCD屏幕墙。

  在2010年随后的9月至11月,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顺利进入试营业阶段,在此期间,来自国家部委、金融机构、要素市场、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的负责人先后到交易所参观访问、洽谈合作。

  随着交易所的业务逐渐步入正轨,可以预见,其将充分发挥新华社遍布海内外的采集网络和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优势,最终建成国内最权威、全球有影响力的金融信息服务中心。

  新华社记者 徐蕊 王文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