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伟大目标不是政绩的华丽装饰。
金新之 教育漫议
近日,某报刊登了一则《镇海中学,牛校是怎么炼成的》稿子,读后确实“牛”——今年重点大学上线率97.4%;全省理科前10有7,包揽前4;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占21个。
其文题眼“牛校是怎么炼成的”还颇得悬念意识。
可单凭一篇区区600余字的短文很难深入解码,于是,想到了去镇海中学这所“牛校”的“牛”网浏览浏览。
不浏览不知道,一浏览吓一跳。盖因从该校之校庆专题网页上得知,这竟然是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催生的一所县中,明年为其100周年华诞。
于是,想到了镇海中学的真“牛”之处,实在是与辛亥革命有“缘”。
镇海中学的前驱者赶上了辛亥革命的浪潮,使学校仿佛沾染了一点超凡脱俗之仙气。
这“仙气”的具体含义当为:“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片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
实际上,这也是辛亥革命的广有之义,上个世纪前半叶“过去的学校”称之为学校,唯其具此共性。
难怪民国史学者傅国涌那么钟情于那个时期的学校,著有《过去的学校》一书,为饱受应试教育煎熬的人们重温教育旧梦提供了一个“朝圣地”。
逝去的那个时代的北师大附中、天津和重庆南开中学、江苏扬州中学、浙江春晖中学……一去不复返矣!
是否包括镇海中学?
当然,镇海中学的“牛”网还是比较善于“‘牛’销”自己的,“镇中快讯”亦名不虚传。
有人可能不信,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防各校排名拒绝提供每个中学的考生情况,以致其余所有学校要学生自行查分,然后再转告学校,再由学校进行统计的“少慢差费”情况下,镇海中学已先知先觉,“多快好省”地准备所有考生的信息“炫示”了。
问题是,这应试的辉煌战果能否让今非昔比之镇海中学再次沾染点“仙气”?
其实,目下举国应试即便流芳百世的话,狂欢的也只是那些经历12年“长征”走出应试绝境的幸运者。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况且“锦上添花”亦不是教育的高尚品质,就让我们记住那些近在眼前殒身于应试“雪山”与“草地”的不幸者吧——
2010年5月3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高二(21)班四名女生迫于学习压力约好一起赴死,之中1人先履约,惨状不忍目睹。2010年5月4日,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5)班英语课代表金思晨(音),刚过完18岁生日,从光华路教委3号楼7楼一跃而下。
2010年6月7日,湖北省广水市一学校复读的某高考男生,在高考即将开始前精神恐惧,破窗而出,毫不留恋这个也曾给他带来过快乐的世界。
2010年6月11日,江西省新干县一名学生因高考状况不佳,压力过大,生不如死,为寻求最终解脱,跳湄湘河身亡。
……
教育之罪孽“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也哉!
有人说辛亥革命只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
辛亥革命风暴催生的镇海中学敢于装个赶跑应试“皇帝”的姿态吗?
8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里有5位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诞生于1911年的镇海中学理应知道,从应试高分到诺贝尔奖是一条从地球走向遥远之太阳朝拜素质光明的南辕北辙之路。
教育的伟大目标不是政绩的华丽装饰。
孔子既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又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假使孔仲尼既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又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家;中国的教育史上可能早就应试涂炭了。
“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就教育开启民智之功能言,中国的教育亟需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张扬教育之“民主共和”以“救救孩子”。
诞生于辛亥革命之“镇海牛校”在教育“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还能“牛”多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