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贵阳8月6日电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赵忠贤5日表示,随着核电新技术日趋成熟,2030年有望建成核燃料利用率更高的快中子增殖堆商用核电站。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核裂变能可供人类使用几千年。
赵忠贤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科协院士专家贵阳科技报告会”上说,国际范围内大规模核电建设计划与铀矿资源日益枯竭的矛盾正在加深。其原因在于现有商用核电站所用技术的核燃料利用率极低。目前用作核电站燃料的铀-235仅占天然铀矿资源蕴藏量的0.66%,而其余占天然铀99.2%左右的铀-238则只能作核废料处理。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世界上易开采的低成本铀资源的80%都将被消耗掉。
目前,我国与法、德、俄、美、日等少数国家都建立了快中子增殖实验堆,主要原理就是把铀-238变成可用燃料钚-239,而且再生速度高于消耗速度,核燃料越烧越多,核废料越烧越少。
赵忠贤认为,随着新一代安全保障的核反应堆不断发展和成熟,核燃料供给在快堆等技术基础上有所保障,快堆商用核电站有望在2030年建成,届时核废料的处理及材料腐蚀等也有望得到解决。
赵忠贤指出,虽然人类在化石能源枯竭之前可以找到可替代能源,但由于环境等方面压力,需要提前较大规模地使用非化石能源。低碳经济已势在必行,发展核电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的方向。
赵忠贤说,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制约推动着绿色能源、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作为一次能源,其综合成本是关键,需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发展,有些技术还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资源、生态及环境问题。太阳能发电虽然极具潜力,还需大力降低综合成本;风能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看是比较现实的;而生物质能(如沼气)密度较低,需要发展微生物技术和规模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