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 2010

宣威火腿中的家乡情结

  8月份的宣威,天空彤云密布,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投射到地面上。据当地人说,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每天都是阴沉沉的,但就是不下雨,让人憋得慌。”从去年10月份开始,宣威和云南多数地区一样陷入了干旱少雨的境况。更糟的是,直到现在宣威的旱情依然没有得到更多缓解。从曲靖到宣威的路上,玉米还不到往年的一半高,水稻换种成了其他耐旱作物。对于宣威的大多数农民来说,今年的收成是个问题。

  不过在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眼中,谁没有经历过几次天灾人祸?对于已成定局的减产,他们并没有太多抱怨。眼下他们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家里的猪又瘦了几斤?

  

宣威火腿中的家乡情结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如此认真地养猪。外地人很难理解宣威人养猪的那份严谨。

  

  严谨的养猪人

  粮食减产,猪自然要挨饿。在刘官村的刘美娥家里,往年膘壮的猪今年显得有些瘦。

  “至少比去年养的瘦了30斤。”刘美娥一边把地里捡来的菜叶丢进猪圈,一边说道。

  “粮食减产,为什么不给猪喂饲料?”我问。

  “喂饲料?那可千万使不得,猪吃了就变味了!”

  “变味?”

  “你不晓得,我们这里的猪从来不喂饲料,不然腌出来的火腿就吃不成。”刘美娥伸手拍拍正在低头吃食的肥猪,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

  刘美娥没说错,在宣威养猪的人,世世代代都遵循着严格的要求:不喂饲料,不打抗生素,不和其他牲畜混养。而约束他们的,实际上是对火腿品质的追求。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如此忠实地饲养肥猪,也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如此认真地腌制火腿。作为外地人,很难理解宣威人养猪的那份严谨。或许我们可以从宣威当地的一位作家笔下体会到这种难分难舍的家乡情结。

  “从我懂事的那天起,家里饲养的猪就从一定程度上和我的生命相连。因为在宣威这片土地上,自古就是承接农耕文化而又受到自然条件限制的地方,那些高海拔地区的山脉上遍布着层层叠叠的山地,春种秋收,相对耐寒的玉米和土豆遍布山岭间。我家饲养的乌蒙猪,就是在这样的山脉间奔跑并随着母亲一瓢瓢流浆一道长大的。从时间上来说,乌蒙猪生长周期一般在两年以上,在饲养或者陪伴它的两年里,全家人的汗水大多是为猪的生长而不断地流淌。乌蒙猪性情刚烈,骨架高大,一般在未曾长膘以前都在山岭上放养,大嘴地啃食那些山上的秸杆和草叶,而到长膘以后,乌蒙猪在土豆和玉米面混合的熟食催膘后,膘质紧凑而厚美,满满地长上一身膘,粗壮的四腿却依然挺拔地站立在山地上……”

  可以说,养猪是宣威人最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

  

宣威火腿中的家乡情结

  事实上,宣威火腿早就超越了饮食的范畴,成为当地人最为重要的情感纽带 本报记者 张永强 摄

  不仅仅是饮食

  按照惯例,只有猪的后腿在腌制后才能成为火腿,不过对于像刘美娥这样的村民来说,不管是前腿还是后腿,只要是猪腿都拿来腌。即便是这样,刘美娥仍然觉得不过瘾,巴不得一头猪身上长八只腿。

  宣威人对火腿的消费力是惊人的,按照刘美娥的说法,他们一家三口一年可以吃掉10只火腿,以前吃火腿是打打牙祭,现在火腿是顿顿不缺。也就是说,刘美娥每年至少要养三头肥猪才够自家食用,正因为如此,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个20多平方米的猪圈。

  “本来想打算拆了重新建一栋房子,可想想今后就没火腿吃了,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刘美娥还常常给自己7岁的女儿灌输,“要是不学会腌火腿,以后就别想嫁出去。”现在,还没有火腿高的女儿每年春节过后就帮着母亲打起了下手,还夸口今后长大一定比妈妈腌的火腿更香。

  实际上,宣威火腿早就超越了家庭饮食的范畴,成为了当地人最重要的感情纽带。在宣威,不论是见长辈、见朋友,甚至去提亲,如果背上一条“机关枪”,那是最最上好的礼物。刘美娥说,她与丈夫认识那年,他赶着5头膘壮的肥猪来到她家提亲,母亲一看就眉开眼笑,对我父亲说:“这小伙子要得成,把闺女嫁给他放心。”

  火腿太贵重,但收得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刘美娥说,以前村子里有位干部一年收了十多条火腿,最后被定性为贿赂,乌纱帽也丢掉了。

  住在刘官村另外一头的刘石海说,在宣威300多年的火腿历史中,农户长年累月苦心制作的火腿还会作为流通商品,在各乡镇的集市上销售。外地的商人也进入到莽莽乌蒙群山中来,为收购到优质的火腿不辞辛劳。听起来,收购火腿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贸易行为,但其中包含着很高的技术含量。因为火腿的制作虽然十分认真,但并不能保证一定不腐坏变质。从外表上看,很难察觉火腿是否腐坏,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收购火腿的商人们都是带着一种赌博的心态进行交易。好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精明的商人们学会了在火腿上插三针的方法,经过在火腿不同部位上连插三针,上好的火腿远远就能嗅出香味来。

  到现在,依然有外地的商人到村子里来收火腿。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只有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才会卖掉火腿,否则还是会留着装进自己肚里。

  

宣威火腿中的家乡情结

  宣威人对火腿的消费能力是惊人的。按照村民的说法,以前吃火腿是打打牙祭,现在已几乎顿顿不缺 本报记者 张永强 摄

  收购火腿生意逐年萎缩

  “每年端午节过后,宣威人背负一条条火腿从村寨里出来,那是一家人沉甸甸的生活向往,因为靠火腿卖了钱,才能供孩子读书,走出四围大山的窝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才滋生了另一群人的财富梦——火腿商人。

  “每年端午节过后,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地广人多的宣威人背着一条条火腿从村寨里出来,那是一家人沉甸甸的生活向往,因为靠火腿卖了钱,才能供孩子读书,走出四围大山的窝子。”对于老一辈的宣威人来说,这样的经历再平常不过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才因时而有了一批四处奔波收购火腿的商人。

  龙四海就是这样一位火腿收购商。

  龙四海并非本名,是他后来给自己改的名字,寓意四海为家,体现出了他的一种生活状态。每年立秋一过,龙四海就开始走村串寨到处收购宣威火腿。选择这个时候收购囤积,是因为上一年腌制的火腿刚刚进入成熟期,不论口感还是品质都是最好的。

  15年前,龙四海正式加入了火腿收购大军,那时正值收购火腿的黄金年代。对于刚刚富裕起来的宣威人来说,养猪成了他们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猪养得多了,自然要卖掉一些,不过宣威人发现,生猪除了运输困难,还存在附加值不高的问题。既然宣威火腿如此出名,何不把猪腿腌制成火腿销售到市场上?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村民们纷纷把自家腌制的火腿拿到就近的乡镇集市销售,一只火腿几百元。宣威人很快尝到了甜头。

  当看到村民们背着十几斤的火腿气喘吁吁地走到集市时,龙四海嗅到了商机。既然有买方有卖方,主动上门提供火腿收购服务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这样,龙四海和几个朋友凑了十万块钱开始了倒卖火腿的生意。和朴实的村民做生意并不困难,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村寨,收购一只火腿的价格是非常实惠的,龙四海把从村民手中收购的火腿集中后卖到外地市场,并从中赚取不错的利润。一时间,龙四海的火腿收购生意风生水起。

  不过,这样的贸易模式存在着先天缺陷,注定难成气候。之所以说有先天缺陷,是因为其上游的供货渠道具有不确定性,每家每年腌制的火腿并不固定,导致收购的数量也时起时落,无法形成固定的规模。另外一个致命的缺陷,是收购来的火腿来自千家万户,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火腿品质无法得到保证。

  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之后,这种收购火腿的买卖越来越不好做了。如今,大多数村民已经摆脱了靠火腿补贴家用的境况,使得龙四海的收购渠道逐年萎缩。虽然没有完全停止收购火腿的生意,但比起巅峰时期,收购规模还是缩水了一大半,龙四海也打算改回自己当初的名字:龙家兴。 本报记者 袁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