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12日讯 台湾“五星级县长”杨秋兴参选大高雄市长,大台南许添财也可能走自己的路,不但冲击“五都”选情,对蔡英文主席的领导当然也是个挑战。根据媒体报导,杨秋兴可能以民进党“中国政策不务实,影响大高雄发展”作为参选主要诉求之一。新潮流系出身的杨秋兴,从政资历完整,政绩不俗,也较无激越狭隘的言行,不过,向来也不是民进党内旗帜鲜明的“对中务实派”或是“知中派”。
台湾《旺报》社评指出,如果杨秋兴真的标举“务实的中国政策”与民进党区隔,确实是有意思的现象。其兴味倒不在是否可能逼使民进党调整两岸路线,而在于突显两个问题:一是绿营政治人物似乎摆脱不了“统独”议题及两岸政策工具化的毛病,本应属于“国家”最高层次、重要性最强的议题,却拿来为选票服务而不是为人民服务。二,我们仍不免问:为何总是权力边缘人物或是脱党人士才能、才敢在两岸政策上提出“务实主张”,这是否代表民进党结构出了什么问题?
党外时代开始,除少数地方家族出身者外,多数绿营人物在政治上得“白手起家”,在政治丛林里杀出重围,所以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理;经过多年历练,政治操作基本功如算选票、切路线、拟口号、想撇步等均已娴熟,这跟坐拥庞大资产,或衔政治金汤匙出生,或备受“党国”栽培,甚而“用钱买就有”的国民党政治人物相当不同。
“台独”也者,在民进党内从来只是少数革命志士或理念型政客的信仰,多数人只是当作内斗派系、外夺政权的工具。陈水扁首次执政前,这个工具其实已经被许多民进党人视为过时货,准备转型改造。
陈水扁执政后,路线几度摇摆,最后出于捍卫权力考量,算计后决定走上“激进台独”路线。一大批在“戒严”时期与“台独运动”不但无关,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绿朝新贵,突然成为“台独”急先锋,意图分享权位与名声。陈水扁执政结束后,一方面,深绿群众在民进党多年来的“教育”下,声音高、能量大,反转过来绑架了他们的政治领袖;二方面,海外“独派”遗老结合“台独”新贵组成的本土社团,不断牵制民进党发展方向;三方面,深绿媒体擅于设定议题,介入绿营派系路线争斗,严重左右民进党人视界。于是,民进党政治菁英或出于权力选票考量,或迫于形势,多数在两岸议题上表现死硬僵化,空喊“台独”、“反中”口号,却无具体方略。只在党或个人政治生命出现危机,或意图博取媒体版面时,“务实的中国政策”才会被搬上台面讨论,但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如今,民进党自认气势如虹,也选出了新的权力结构,准备连战皆捷,从“五都”直取“中央”政权。民进党新权力结构虽然已经产生,对党的生态影响却非常有限。不论是新(新潮流)苏(苏贞昌)连(绿色友谊连线)掌舵,或谢(谢长廷)系合纵连横,都不会在“中国政策”上大幅更张。因为,自认为已经摆脱危机的民进党,如今的核心议题是“选票”,而非“路线”。何况,少数在党内认真思考两岸路线的政治人物,如许信良、林浊水、洪奇昌与罗文嘉等人,都不在权力核心内。
除非“五都”选战大败,或者社会要求民进党调整两岸路线的声浪够强够广,否则在2012年前,所谓民进党“务实的中国政策”绝对是只闻楼梯响,不能寄望太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